自我

时间:2022-05-29 08:0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我》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自我》 课型:新授 执笔:周霞 审核: 时间: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自我审视的心路历程。

2、体会文章平和自然、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作者的自我审视及独特的见解。 2 后天弥补的四个原则的理解。 【德育目标】

懂得如何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的道理。 【教学方法】

问答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指导: 1、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大家,被尊崇为“国学大师”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教中学、大学,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等。长期在教育出版系统工作,涉猎广泛,影响广及语言文史诸领域,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

主要著作有:《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诗词读写丛话》《说梦草》《顺生论》《张中行小品》《民贵文辑》《佛教与中国文学《说书集》《流年碎影》《散文集存》《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谈文论语集》等。 2、背景分析:

正像顾准先生70年代追求真理的声音,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挽回了颜面一样,是张中行先生的著作,于90年代改变世人对于中国没有人生哲理的印象。事实上,任何人文科学的学问,一旦脱离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生的关注,其价值自然要大打折扣。先生在书中,积自己平生所学,总结自己坎坷、丰富的人生经验,深刻地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命运的思考。既有形而上的方面,如天心、社会;也有形而下的方面,如己身。特别是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先生作为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鸿儒,勇于突破思想桎梏,对于自由、平等、民本、限权等人类普适的价值观,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和信心。要知道,先生写下这些文字的年代里,因言获罪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本书出版的90年代初期,人权、自由、平等等





字眼也是让不少人反感的。当然,今天的情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先生呼吁、倡导过的人生理念,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进,尽管走进的步伐依然缓慢,但毕竟在走进着。 3字词积累: 1)注音:

深思冥索 执着 氛围 侃侃而谈( 睿智( 2)词语解释:

造诣:学问、艺术所达到的程度, 睿智:英名有远见。

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二、阅读课文,讨论:

(一)请学生阅读课文12两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几个方面看待和分析“我”的?

2)何为“我”,找出文章中具体阐述的句子。

3“我”是怎么来的?

4“知觉”对于人来说作用如何?

(二)阅读第三段,学生思考:

1 为什么有人想方设法“丧我”?

2)作者引《庄子》《笑赞》中的故事想说明什么?

3)能不能“丧我”,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重点分析4-8节,思考:

1)人们思考问题、做事情,大多从什么出发? 2)作者认为对于“物我”该持什么态度?

3)人与人之间各有优缺,上策是什么?怎么去做?

4)分析"补我"的四大原则。 明确

(四)课堂小结: 1、课文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3段):要认识自我。先说“有我”,再说“丧我” 第二部分(48段):要塑造自我。先说人的先天差异,再说后天弥补的四

个原则。

2、主旨:

明确:本文作者以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和执着的思考为基础,对如何认识自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者从“有我”说到“丧我”,从人的先天差异说到后天弥补的四个原则,主张人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要顺应天命,同时注重塑造自我,顺顺当当,平平安安,行走在人生大道上。 (五)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三、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忙忙碌碌 一刹那 沉鱼落燕 B.孤陋寡闻 冥思苦想 改弦更张 C.安之若命 趋之若鹜 喜笑颜开 D.风尘仆仆 辗转反侧 民不聊生



2“这就自我说,是生来就受‘天命之谓性’的制约,只能顺受”中加点的语句节选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以自己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和执着的思考为基础,对如何认识自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B.作者从“有我”说到“丧我”,从人的先天差异说到后天弥补的四个原则(顺应、自知、珍重、超脱),这是学术的审视。不能简单理解为人生的感悟。 C.本文表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练达的语言表达水平。

D.本文作者不是端着架子讲道理,尽管旁征博引,却没有学究气,而是如同谈家常一般,多用口语化的短句,侃侃而谈,构筑了一种平和自然、亦庄亦谐的语言氛围,在看似轻松活泼的话语背后则是长者的睿智和深刻的哲理。 四、课后作业:

阅读课文第48段,完成下列题目:

1、课文第4段阐述“人的先天差异”有“得天独厚”和“得天独薄”两种情况,就“身”而言,下列例子属于“得天独厚”的是 A.项羽力能扛鼎,西施有沉鱼落雁之容 B.刘伶“积累不足以当君拳”,无言甚丑 C.世间的神童

D. 项羽力能扛鼎,刘伶“积累不足以当君拳”

2、课文第5段叙述对人的先天差异进行后天弥补四原则的第一方面——“顺应”作者以古今中外许多贤哲的语言来阐述道理。下列不属于论述“顺应”之理的贤哲言语是 A.孔子说的“畏天命”《论语·季氏》

B.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的“人的最上德是知天” C.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的“最确实的所知是感觉所收” D.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3对课文第7段中所说的“珍重”二字内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生读尽古今中外之书,使人钦佩

B. 在瞑目之前算浮生之账,知道所得不少甚得很多 C.以“我”为本位,求得内心的纯洁,不自欺 D.只顾率性,尽力求活得好,哪怕安于自欺 4、后天弥补的四原则中的“超脱”,是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而言的。下列情况不属于作者提倡人们“超脱”的一项是 A.生于世上,见世俗的“可欲”而心不能静 B.追求“可欲”而不能如愿时生出的懊丧,苦恼

C.想获得利禄之欲的机会不多,却抓紧追求,犹如火上浇油,越陷越深 D.不如意时一笑置之,以活得好为处理自我的目标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1f2606cc17552707220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