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文自成——浅议诗词积累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时间:2022-09-05 14:10: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腹有诗书文自成——浅议诗词积累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作者:黄翠福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3



黄翠福

【摘要】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是积累的不足,从古人学习诵读古典诗词的行为受到启发,要在诗词的阅读积累上下工夫,通过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词,从古典诗词中吸取写作的“能量”,在发挥想象力、认知常用的修辞、表达描写技巧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诗词阅读;学习积累;写作能力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点明了诗词阅读积累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作用。广泛阅读诗歌,熟练了解和掌握诗词的各种表达技巧和抒情方式,自然而然地去模仿、转化、引用。当能够做到张口就能背,提笔就能写出不少古典诗词时,他说话或写作,语言肯定是鲜活而多彩的,句子是灵动多变的,情感的表达则贴切自然,水到渠成。一句话,腹有诗书,自然能文。

诗词的熏陶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古人自幼就接受传统诗词启蒙的教育,熟读了大量的简单易懂的诗词或韵文,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自幼接受诗词熏陶。因此古代文人多能出口成诗,下笔为文。所遇良辰美景,诗兴大发之时,便能提笔作诗。现在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都有古人的题诗,如岳阳楼、黄鹤楼、赤壁等,与秀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著名的人文景观。这就启发我们,只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教学,想办法让学生多积累古代诗词,接受诗词的熏陶,就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自然得以提高。让诗词之风雨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学生的文辞能力会在“细无声”中慢慢提高。

既然如此,诗词阅读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

一、诗词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人的创作的源泉,想象不丰富,创作的灵感也是枯竭的。想象力从何而来,一个是来自对生活的理解体会,另一个就是从古诗词中理解借鉴。比如一想到亲人团圆,我们就会想到天上的圆月。因为我们都熟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就会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比如一想到漂泊异乡的感受时,我们会马上想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想到杜甫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想到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再如当要表达孤独寂寞时,我们会想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就会想起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的这些诗词正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思考。这些体验和感受通过学生的阅读传颂,增强了他们基本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得以借鉴、创新,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活跃自己的文思,丰富自己的语言。

二、诗词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修辞的理解运用

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的润滑剂。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交上来的“三无作文”。即无修辞、无成语、无名言警句。这些作文语言表达干瘪,空洞。缺少活力,缺乏文采。学生对修


辞的敏感度不高,主要还是阅读的欠缺,特别是古典诗词功底的欠缺。如果学生能够熟读一定量的古诗词,那么他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名言警句的引用上将有很好的改观。因为在古代的诗词中,诗人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堪称夸张手法运用的典范;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堪称对偶的典范。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堪称比喻的典范。还有诗经多用反复回环,李商隐,辛弃疾等诗人善于用典。当学生大量熟读古典诗词时,当老师在提到这些诗句来做例子时,他们对于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自然会了然于胸,因此在写作时,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自觉加以运用。有了修辞手法,学生的习作在表情上就会更加形象生动,句式也会灵活多变,语言自然丰满鲜活。例如下面的文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的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是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他的温柔与体贴。(安徽满分作文《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这段文字就综合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句意丰富形象,体现出较高的文学功底。阅读起来赏心悦目。

三、诗词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写作离不开描写,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小说、诗歌,都需要描写,当我们要写一个人或者写一处景,写一处场面或者刻画一个细节,都要用到描写手法。写一个人,我们需要写他的肖像、语言,要体现的个性性格,这需要描写。写一处景,需要写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这也需要描写。写一处场面,需要展现自然会社会环境,也还需要描写。而关于描写的优秀例子,在古典诗词里俯拾皆是。李白的《蜀道难》描写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险无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梦幻之境,堪称一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是描写山水田园,乡村现实生活场景的典范。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的边塞诗描写雄奇恢弘,苍劲悲凉的边塞风情。婉约派诗人李清照、柳永、李煜在刻画内心情感体验方面有独到之处。 还有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在人物描写和性格的塑造上为后人称道。因此当我们熟读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词,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认真感受其中的意境。我们不难描绘出“处处闻啼鸟”的充满盎然生机春天。不难描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的烟霞明灭的秋晚。不难描绘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的悲愁;不难描绘出“剪不断,理还乱”别愁离绪。还有,诗词还可以在炼字,声律节奏,铺排陈述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引导。所以,阅读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一定的描写技巧,让学生展开生花妙笔描写丰富多彩的生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学生熟读诗词,对古代诗词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也会水涨船高,伴随着诗词的熏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以提高。当然,诗词积累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久坚持,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我们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诗词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策略。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学习一些浅显的,启蒙性的诗歌。三年级到六年级可以适当加量,让孩子多读多记。不管理解与否,先记下来再说。到了初中可以教孩子了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一些简单的表达技巧。引导他们展开联想想象,在作文当中适当地引用或者仿写。高中时期应在理解诗歌基础上,学习相关意象、意境、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而且还要帮学生进行一定的归类。让学生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引导和鼓励他们在作文中大胆引用,化用,变用诗词,学会把诗词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虚实相生等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至于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积累诗词的兴趣和效果,则是另外一个需要探究的课题。

总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要我们重视学生对诗词的阅读积累,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诗词的种子,培养孩子读诗、背诗、用诗的兴趣,就能增强孩子的文学素养和书卷气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写作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2017C06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327686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