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学时数 1课时 1.把握文章的严谨的结构。 教学目标 2.理解说理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本文准确的语言。 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作者介绍 周国平 当代学者,散文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个性设计 活动一:听读课文,注意下列生字、词。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战功 携带(xié) 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miǎn)怀 萎缩(wěi) 自筹(chóu) 节衣缩食 流连忘返 风尘仆仆 无足轻重 千古美谈 (活动方式:听读课文→个人朗读) 活动二:再读课文,把握主题。 自由地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方式:组内释疑解惑→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示) 明确: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人依然比宇宙间的任何东西高贵得多, 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 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活动三: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在书上做批注→组内交流→1+1或1+2 全班展示) 提出问题(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分析问题(第2-6段):第一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二层: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解决问题(第7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结构:总→分→总 追问:请找出文中过渡性的语句或段落。思考过渡性语句的作用。 明确:第三段第一句;第四段;第七段第一句。 作用:使得上下文转换流畅,简明扼要,体现了本文结构的严谨。 活动四:精读课文,了解方法 说一说为了证明论点所列举的典型事例和所讲述的道理。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完善答案→组内模拟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示,其他组认真倾听,做记录,并适当补充。) 明确:①阿基米德→不要踩坏我的圆。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②第欧根尼→不要挡住我的阳光。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③王尔德→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④普通少女→在喧闹的火车上专心看书。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 ⑤许多青年画家→自筹旅费到北京看名画。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 道理:①阿基米德:爱思想胜于爱自己的生命 ②第欧根尼: 灵魂生活比显赫的权势更高贵 ③王尔德: 世间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 ④车厢中的少女和许多青年画家: 致力于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 追问:1、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追问:2、列举王尔德的事例仅仅用了举例论证吗? 明确: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紧密结合。 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论证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活动五:拓展延伸,领会主旨 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为什么?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内模拟展示→以小组为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97616f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