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淡了(700字)作文

时间:2022-07-11 12:38:0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选作文:年味儿淡了(700)作文 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六年级:回不去我?? 篇一: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年味儿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都忙于各自的工作,觉得年味儿也越来越淡。其实年没变,味儿没变,一切都没变,只是你成熟了。回想一下是不是记忆中儿时的年最有味?下面就让我带你回忆一下儿时的年味。 一进腊月年味就渐渐浓厚起来,腊月二十三迎来了年味儿的一个爆发点。腊月二十三我们这边也叫“小年”这一天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祭灶王爷,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祭拜完后把灶王爷的画像用火烧掉。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喊“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然后一群人拿着糖瓜、芝麻糖吃。送完灶王爷,吃过糖瓜,腊月二十四扫房子。那时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拿着扫把、抹布、水桶,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最有意思的是爸爸在这时会给我们用报纸做一顶帽子,特像济公帽。我们两个小济公,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的帮妈妈打扫房间。打扫完房间接下来就是赶集买年货,这个时候集市再也不是

一般的集市了,而被乡人称为“年集”。从这开始,一直到年三十的中午,集市上摆的也不再是普通货,而全部与过年有关的,新衣服,新茶、酒、烟,新花炮。俗话说“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一顶新棉帽”说的就是我们那里人们赶集的情景。我们全家一起出动,妈负责买过年的蔬菜、水果。爸爸就带着我和弟弟去炮市买鞭炮,这里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吓的我和弟弟紧紧的拉着爸爸的手,那感觉真幸福。

买完年货,三十这天上午要贴对联,爷爷带着我们把家院子里的大门,进屋的小门都贴上对联。我们负责贴,爷爷在远处指挥,“高了、低了、左边在高点?。红纸黑字贴完以后过年的喜气氛围就更浓啦!中午吃饭前要现放炮,我和弟弟争着抢着要去放。没办法,爷爷只能给我俩一人分点鞭炮,一个在院子东头,一个在院子西头,在爷爷的监督下燃放起来。然后,妈妈准备的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美的吃一顿。晚饭后, 春节联欢玩会就开始了,奶奶和妈妈就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要把初一一天的饺子都包出来。但春晚不是我们的菜,我们还有一群小伙伴等着熬夜呢。我们一群人走街串巷的嬉闹,说好的一起熬三十,过了十二点就累了,一个个都各自回家睡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穿上枕边放的新衣服,新鞋子,起来吃饺子。这一锅饺子只有一个饺子里有奶奶包饺子时放的花生米,谁要是吃到花生就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最有福。我和弟弟就抢着吃,拼命吃,都想吃到花生炫耀一下。吃过饺子,接下来就是“拜

年”。我们这边的拜年阵势比较大,加上我们家族在村子里边人比较多,我们是事先商量好在哪家集合,一起去拜年。等伯伯、叔叔、大娘、婶子、哥哥、姐姐们都到齐了,有二十几号人。然后挨家挨户的给本家族的长辈们拜年。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拜年是真叩头,现在不兴那个了,都是说点吉祥话,吃点瓜子坐一会就出来继续去下一家。街道上到处是拜年的人群,走街串巷的走过大半个村子。大年初二,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姥姥家,给姥姥拜年。大年初三,我们这是祭拜的日子。也是天不亮起床,吃过早饭。早上只能是男人们去祭拜,带上祭品、烧纸、鞭炮,家族的男丁们集合,一起去墓地祭拜。先把祭品放好,鞭炮放完后,家族的男丁们按辈分的大小依次排好跪拜。大年初四,我们这边也没什么特定的说法,现在我回家一般都是去参加同学聚会,或找几个儿时的小伙伴打打牌享受一下惬意的时光。大年初五,我们这叫“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吃饺子,打扫卫生,也是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了,年就算过完了。接下来人们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 这就是我儿时对年味的记忆,感谢农村让体验到了地地道道的年味儿。现在工作了,一年中很少回家,越临近过年越按捺不住游子的归心。

愿一切安好。

篇二: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攥在孩子们手里的冰糖葫芦



年味儿是捧在妈妈手里开花的大馒头






年味儿是白白胖胖的全肉馅的饺子





年味儿是掉了牙的奶奶赏给的红包





年味儿是姑姑从头到脚给换的新装扮





年味儿是爸爸熬着烟瘾省钱买回的一挂鞭炮

下页篇三:年味儿 年味儿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告诉我,马年来了,大家都说年味儿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淡了,我也曾这样淡淡觉得。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的他,今年回来了,突然间,就觉得,年味儿顿时浓了。

腊月十八,他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新疆风火火的赶回来,说是陪我们过年。对宝贝女儿来说,那可是她念叨已久的心愿,再也不用在梦里喊着爸爸,醒来却眼睛湿润,再也不用天天用粉笔在家里的防盗门上一周一个变换的文字,展示着同一个主题的思念,见到爸爸的一刹那,她彻底乐了,逛公园,晨跑,搂着,抱着,牵着手,整天咬着尾巴进进出出,爸爸上楼,她也无理由的上楼,爸爸下楼,她也噔噔噔的跑下来,甚至上厕所,也要给爸爸说一声,好像怕爸爸不知道似的。睡觉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八个门儿一天走了一个遍。心里那个美呀,回家之后赶紧和老公公公婆婆报告一天的见闻。老公突然一拍脑袋,“完了,完了。”他用手一点我的脑袋,“走,上楼。”我莫名其妙地随着上了楼,只见他打开电脑,打上百度,看他一脸严肃的样子,我心里也咯噔一下,怎么?屏幕上赫然出现几个字“不系安全带怎么处罚?”我顿时蒙了,“咋了?”他也不说话,“你没系安全带?”他依然严肃。“一路上没系?回来也没有系?”我一连串抛出几个疑问,心里也泛起了嘀咕。百度一下,网速太慢,不显示,刷新,依然如故。看到他严肃的样子,我的心也凉了半截。“要不,要不我们打电话找个熟人问问吧?”我咨询着他。他回了一句:“也好,但是不要说我啊,就说一个亲戚,是新手——”后来,一问,也没有问出个啥,再后来,又问了好几个人。看他紧张的样子,我也不想再难为他,反正事儿也出了,不行的话,就让人家查查,实在违章了,抓拍了,该交钱就交咱们的钱,该扣分就扣咱们驾驶证上的分呗。这样一说,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9fbde25727a5e9846a61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