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郭瑞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7期 【摘 要】以往有许多研究对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这类研究进行了一些总结与论述,总结了三种不同的研究结论,阐述了三种不同结论的理论解释,探讨了这些研究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以往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暴力电子游戏;攻击性行为;理论解释;研究方法 当今社会暴力犯罪越来越低龄化,许多学者指出,这与网络上暴力电子游戏的盛行有关,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社会性话题,受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的关注。 一、有关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几种不同观点 一些研究表明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增加,与玩非暴力电子游戏或无游戏的被试相比,玩暴力电子游戏的被试攻击水平较高,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和攻击行为之间是直接的因果联系。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中间变量,有研究证明个体的一些人格特质、情绪特征等是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没有联系。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短时还是长时,在实验室条件下还是日常生活中,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性或攻击行为都没有预测作用。 二、对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 很多学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为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模型,其中有三个有代表性的模型。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对有攻击行为表现的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习得。大众传播媒介中暴力形象的出现就会成为个体观察模仿的对象,从而增加人们的攻击性行为。依据这个理论,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就是因果关系。 Anderson& Bushman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模型——GAM模型,它把几个不同的攻击模型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中,该模型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学习、刺激以及对记忆中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92dec3427d3240c8447ef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