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与晦涩之间 从风格上看,明白品格指作品的内容、意思等清楚明确、使人容易了解,明白清楚的作品具有可懂性;晦涩品格指作品的含意隐晦不易懂,晦涩艰深的作品令人费解、甚至不具有可懂性。许多具有明白品格的作品催生文学明白化趋向,很多具有晦涩品格的作品催生文学晦涩化趋向。“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在纵横交错、斜逸旁出的历史脉络中渐次演进,明白化趋向和晦涩化趋向是两个重要趋向,它们相生互动、相依互通,有时则相抵互抗、相克互斥。文人在两个趋向间选择和整合的举动,彰显出文艺界在多种诉求的碰撞、交汇、融合中探寻、建构和确认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世界性、人类性的过程和方式。 一 “五四”时期,文艺界为扭转政治危局、化解民族危机,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高举启蒙主义大旗,试图借以开启民智、唤起民众、更新体制、变革社会、改造世界。他们看重和高估文艺在改变国民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视文艺活动为自己实施启蒙战略、实现人生理想的主渠道。文艺界深知,民众接受作品是文人实施启蒙战略、进而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而作品具有以明白清楚为特点的可懂性是民众接受作品的前提,因此,文艺界号召作家竭力创作通俗作品。文学革命旗手陈独秀把“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定为文学革命的第三个目标。胡适谈文学的特质时指出:“文学有三个要件”,即“明白清楚”“有力能动人”“美”。 在胡适等人的倡扬和推动下,文艺界就作品须明白清楚达成共识,要求一切作品都有以明白清楚为特点的可懂性。文艺界深知,民众喜闻乐见富有可懂性的作品,而文艺大众化是作家创作通俗作品的有效手段,因此,文艺界有意识地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 胡适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在反对者的逼迫下,甘当实地试验的先锋,努力试写白话诗。他不只用白话的字、文法、音節写诗,且有意识地用“具体的做法”而非“抽象的说法”写诗,结果,《威权》《乐观》等诗明白清楚。在刘半农、沈尹默等诗人的共同尝试下,新诗明白化趋向日益强劲。胡适等人试写白话诗的举动,开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明白化趋向。 在小说领域,明白化趋向同样强劲。鲁迅早年为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而弃医从文。他看重和高估文艺在改变民众精神上的独特作用,也深知民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明白清楚的作品,因此,他写小说时竭力提高作品可懂度。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指出:“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他在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中控诉封建礼教、批判国民劣根性、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这些小说不乏意蕴丰富深邃的人物、意象、细节、氛围、情境等,也不乏处于人物潜在意识结构中的幻觉、梦境等,从总体上看,它们具有可懂性。其他小说家的情况大体相同。 优秀的文学作品确有振聋发聩、鼓舞人心、发人深思、醍醐灌顶的精神力量,但一部作品的社会功能大小,跟理解懂得该作品的受众数成正比。具体说来,作品越明白清楚,理解懂得该作品的受众越多,该作品的社会功能越显著,反之亦然。从主观上看,作家无不渴盼受众追捧自己、无不渴盼受众喜闻乐见自己的作品。人和事物均有两面性,任何人和事物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作品明白品格和文学明白化趋向也不例外。接受美学启示人们,文学活动由作者的艺术创造活动和受众的审美接受活动融构而成,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由作者和受众共同建构、共同给以;文学史是受众不断接受作品、作品在受众中不断产生影响的过程,内容浮浅、形式落套、意思浅露的作品缺少召唤结构和意义空白,进而缺乏多种价值和巨大艺术魅力。由此看来,“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作品明白品格和文学明白化趋向潜伏着深重危机,从艺术性上看,作品越明白清楚越缺乏诗意和美感、进而越缺乏多种价值和艺术魅力;从社会功能上看,作品越明白清楚,受众开展接受活动时越轻松愉快,受众通过接受活动不断建构、给以作品价值和意义的空间越小,受众受影响的时间越短,作品的社会功能越小。上世纪二十年代,文艺界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历史扑朔迷离,正当明白化趋向日渐成为中国文学演进的主导趋向之际,晦涩化趋向在中国文学演进过程中日益强劲。 冰心通过疯子探讨生死与爱憎问题的短篇小说《疯人笔记》面世后,一些受众对这篇情节淡化、意蕴迷蒙的小说极为不满。一名女读者在写给《小说月报》主编沈雁冰的信中说:读了小说后,“迷离惝怳,莫名其妙,口中不绝地喃着,心中闷塞地想着,几乎自己也许疯起来了。究竟抱甚么主义?有甚么寓意?好在那点?” 王统照的长篇小说《一叶》、中篇小说《黄昏》富有哲理和抒情成分,其象征意蕴隐晦,实在费解。显然,丰富深邃的象征意蕴是生成它们的晦涩品格的主要因素。在散文领域,晦涩问题同样存在,此问题在鲁迅表达自己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最突出。川岛当年在《语丝》上编发《野草》中的一些篇章,他谈及它们给自己的第一印象时坦言:“我当时读了这些短文,觉得写得很漂亮,很美,但是却不完全懂得其中的含意究竟是什么,又不好意思去篇篇问鲁迅先生,便只好这样的不懂装懂”。从主观上看,鲁迅的《野草》晦涩艰深的原因首先是他所要表达的绝望感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丰富深邃,其次是他着意给作品中的人物、意象、细节、氛围、情境等涂上一层浓郁的象征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9781de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