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辩论稿

时间:2022-10-01 09:1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h

尊敬的主席、各位来宾、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应该提倡高雅文化。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文化?《辞海》将“文化”界定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什么是高雅文化?所谓高雅文化指的是由知识精英创造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它的作用是使一个社会的整体精神能够得到提升。什么叫通俗文化?所谓通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夫所重视,而流行于名间的,成为大众喜好的、所喜悦的东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味的追求GDP的增长

忽视了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旧的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现实社会中,们普遍缺乏信仰,感到工作压力沉重,精神紧张,心态浮躁。网络歌曲“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如此苍白而低俗的歌词竟然能够唱红大江南北,还有令歌迷疯狂的“超级女声”这些虚无主义的明星,他们的“寿命”最多不过一两年,如此的短命艺术文化有说明了什么?这些“明星”的走红有说明了什么?可见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能力已经到了令人忧心的地步。更让人担心的是作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群体也是通俗文化的主要消费者。据报道,在对某高校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听说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仅21人,而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名曲的仅16人,然而,100人尽无一例外的知道“老鼠爱大米”,李宇春,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折射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匮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同样的危机。

的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主文化的衰落、传统文化的遗忘和通俗文化的兴盛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通俗文化犹如一片燎原大伙蔓延全国,使中国的文化景观在短短的几年内一下子改观。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发展的社会,谁还有耐心坐下来去静静体唐诗宋词的无比诗意或《红楼梦》的美妙意境呢?人们通过舞厅、酒吧和艳情等通俗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尽情地在日常生活中释放自己的能量,挥洒自己的热情。通俗文化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暂时从那种快节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和寻找慰藉的麻醉品。大众一边忍不住对片面娱乐化快餐化的“弱智”式大众文化进行指责乃至咒骂,一边却又对其产生惰性的视读依赖,这正是“因为流行所以流行”的通俗文化的漩涡。通俗文化容易让人独处快感,这就好比肯德基及麦当劳的食品能够满足人的口腹之乐,虽然有不少媒体告诫人们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吃了对人的身体不好,但这些地方仍然人满为患。

不过可喜的变化在悄悄的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倡导高雅文化。比如:一些曾经风光一时的现场娱乐节目正遭到观众的唾弃。而诸如《百家讲坛》等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却赢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人们终于领悟到,只有人性的关怀才能够抚慰大众浮躁的心灵,而简单的娱乐只能麻醉大众使之厌倦。

2006922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直播的教育2006年第21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的官员向全国通报了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施计划。以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乐、京剧、话剧、民族歌舞等为主要的演出形式,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人力资源,正确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害,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学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校风,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

h


h

建。

反方:高雅文化曲高和寡,脱离群众,只有少部分人能懂得。

反驳:高雅文化并不一定曲高和寡,2006年随着百家讲坛在央视的热播,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古典文学之风,紧接着是于丹的《论语心得》为代表的古典类图书的热销。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论语》是古典类文学,属于高雅文化,如果像反方所说的,高雅文化是不能大范围普及的,只能是在小的范围之内,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的人才能去享用。那么怎么解释从20061126日至200725日,销售量达到230万册的大众图书,创造了图书销售的一个奇迹。难道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论语》因为受大众欢迎,成为了通俗文化? 反方:任何文化都是从通俗文化开始,来自大众,经过时间的沥练,最终走向高雅文化,又远离大众。所谓高雅文化不过是某些已经逐渐不适应现实,开始离开大众生活的东西。通俗到高雅再到消亡,不过是文化在社会中的一种新陈代谢。比如,所谓国粹京剧,当年也不过是街头文艺。《诗经》够高雅了吧,当时不过是民歌。高雅是通俗经过人们和社会的洗练后保留下来的,所以学习通俗就是在寻找高雅。

反驳:我方承认,任何文化都是从通俗文化开始,经过时间的历练,但是,通俗文化中有的文化都被淘汰掉了,变成了庸俗文化。有的文化经过历练变成了高雅文化,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我们倡导通俗文化中好的,其实质最终是倡导高雅文化。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h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e7c20a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