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向背有致 教学目标: 1、通过“圆”“门”两字初步了解书法结构的向背有致原则,并能在书写中有所体现。 2、学习不同的结构汉字中的向背变化,并在实际书写找那个处理好向背关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3、欣赏赵孟頫(fǔ)《妙严寺记》,感受“赵体”楷书的端庄飘逸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临写“圆”“门”“妙”等字,理解向背有致原则,并能在书写中有所体现。 教学难点: 准确表现汉字中的向背关系,中实际书写中做到向背有致、和谐统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向背的含义。 (1)教师请两位学生上台,做面对面和背对背的姿势。 ) (2)教师把这两种姿势用符号“()”“( ”表示出来,给这两种姿势取个名字——“相向”“相背”。 2、小结:像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和背对背的姿势,在汉字中也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汉字中的这种向背关系。 二、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笔画间的“向背”。 (1)出示“圆”“门”两字,请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向背关系。 “圆(圆)”字外框两竖如面对面两人,呈相向状。 “門(门)”字外框两竖如背对背两人,呈相背状。 (2)临写“圆”“门”两字,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评价学生作业,重点评析向背的笔画,弧度是否合理。小结(板书课题:向背有致) 2、深入理解不同结构中的向背。 (1)出示“妙、行、肩、我、浮、施”,观察思考:向背是不是只存在于汉字外框纵向的竖笔上? (2)再观察思考:这些字哪些笔画作了“相向”或“相背”的安排? 学生讨论后明确: “妙”字左右两部分相向,顶端靠近。 “行”字两竖外拱,左右相向。 “肩”字“月”左撇向右弯曲,右竖钩挺直而势向左,呈相背之势。 1 “我”字竖钩和斜钩相背。 “浮”字左三点与右竖钩相向。 “施”字“方”横折钩右拱,“也”竖弯钩左拱,背而不离。 (3)小结:向背变化在不同的结构汉字中都会存在。有的体现在两个笔画间,有的体现在两个部分间。在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的字中表现较为明显。 板书:两个笔画间的向背 两个部分间的向背 (4)学生临写“妙、行、肩、我、浮、施”,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互动评价。 三、拓展延伸。 1、单钩比对。用钢笔单钩例字,并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向背关系的,体会相同汉字中的笔画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赵孟頫 2、拓展思考:请学生说一说“行、顺、雅”这三个字中哪些笔画做了相向或相背的安排?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分析字中的向背关系。 3、欣赏《妙严寺记》。 《妙严寺记》由南宋牟巘(yǎn)撰文,记载了湖州妙严寺建寺及刻印佛经的情况,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50多岁时所写,字迹匀称,用笔灵活,点画精妙,结构开张舒展,端庄秀美,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是学习“赵体”书法的优秀范本。 四、整理反思。 1、思考并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清洁、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 向背有致 () 相向() 相背 圆 两个笔画间的向背 妙 两个部分间的向背 教学后记: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e9c4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