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与“曲突徙薪”

时间:2022-07-11 23:05: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亡羊补牢”与“曲突徙薪”

作者:本刊记者 胡锡晨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第11



对于“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大多数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的过程:羊圈被毁——羊被偷吃——修好羊圈。羊丢失后主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达到防止羊再次丢失的目的。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因果联系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简捷明了,很容易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并开出相应的“方子”,就像眼下许多食客先在菜谱中点菜,厨师根据这一同标,在特别的效果(菜谱)和选择的手段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厨师可以首先根据菜谱中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菜系、客人口味、食材类型、烹调类型、适合季节等各种前因,应用揉、搓、捏、形、压、切、片、刻等各种“八仙过海”手段,最后为客人端出所点的色香味俱奎的菜肴。

与上述“因果点菜模式”相对应的财是另外一种模式;当下在上海、杭州流行的私房菜,客人去了根本没有菜谱可点,厨师今天有什么食材、有什么心情就做什么,但一定是有特色的本帮菜,就是说在给定的一系列手段(食材)的限制下,在各种可能性的结果中进行选择,然后建立一套手段,这种方式更考验巧妇的想象力。

当羊丢失后,主人发现羊圈被毁,很容易得出修补羊圈防止羊再次丢失的结论。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当人们遭遇到落后或失败后比较容易地分析出各种落后或失败的原因,但我们最缺乏的却是怎样及时地预知这些可能导致落后或失败的原因。很多人为我们预备了应有尽有的因果关系,但他们却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格外关注这些前因,而放弃另外一些“前果”,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测度还掩盖了一些重要的事实,这些片段的因果关系中都隐含着各不相同的假设前提,可有限理性的我们可能无法充分想象这些假设前提,在复杂环境下,我们也不会充分掌控这些假设前提的时机。为此,另一种思考模式则可弥补类似的缺陷,这就是奏效思考,比如说上述中的上海、杭州流行的私房幕的“无菜谱模式”。还比如古人的“曲突徙薪”。朋友到主人家做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觉得这样很危险,向主人建议:这烟囱要改成弯曲的,柴薪要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客人正是在各种隐含的假设前提下,充分合理想象,进行奏效思考,得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564190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