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语文到哪儿去了? 最近到多地作语文教师培训,都是这样开场的。 先让大家阅读甚至朗读如下的材料: 好心的小雪人 在天寒地冻的冬天,路边站着一个小雪人。她有两只桂圆做的眼睛,一根胡萝卜做的长鼻子,还有一顶咖啡色的绒帽,模样儿真惹人喜欢! 一只小松鼠来了。雪地里找不到一点儿吃的东西,小松鼠很饿很饿。小雪人把做眼睛的桂圆给了小松鼠。小松鼠吃下桂圆,肚子不饿了。“谢谢你,小雪人,你真好!”小松鼠一蹦一蹦地走了。 一只小白兔来了。雪地里找不到一点儿吃的东西,小白兔很饿很饿。小雪人把做鼻子的胡萝卜给了小白兔。小白兔吃下胡萝卜,肚子不饿了。“谢谢你,小雪人,你真好!”小白兔一跳一跳地走了。 两只小鸟飞来,站在小雪人的肩上直打哆嗦:“好冷啊,好冷!”小雪人问:“你们为什么不回家?”小鸟回答:“我们的鸟巢都没了。”小雪人说:“把我的绒帽带去,做个鸟窝吧!”“谢谢你,小雪人,你真好!”两只小鸟高兴地衔着绒帽飞走了。 这时候,一位老奶奶从树林里走出来,看着小雪人说:“你的模样变了,但是,你身体里的那颗水晶心没有变。” 再让大家思考: 如果按三四年级的学段目标要求,请你设计一个有创意而务实的教学片断(操作步骤),该怎么设计? 接下来,呈现一个教师的设计——告诉大家:这是我所在的区县教师网络研修时,给几百名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是从众多作业中挑选出的一份,本老师没有做文字上的改动。 《好心的小雪人》教学设计 适合于三年级设计者××× 一、训练要求: 学习小雪人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 二、重点难点: 难点:体会小雪人的水晶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质疑:这个小雪人的模样真可爱!可是过了不久,小雪人可爱的模样就变了,他变成了什么模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体会课文内容 1.学生小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说了小雪人的什么事情。 2.黑板上出现中心句,学生齐读:“你的模样变了,但是,你身体里的那颗水晶心没有变。” 3.提问: A.小雪人原来是什么模样?后来他变成了什么模样? 先请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请“小雪人”站在讲台上,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 体会小雪人模样的可爱。 然后让学生想象小雪人没有眼睛、鼻子和帽子后的模样。 B.“水晶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雪人有一颗水晶心? 师:先出示一根水晶项链,然后告诉学生水晶是一种晶体,一般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折射出美丽的色彩。请问,“水晶心”是什么意思? 生: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美丽的心灵。 师:为什么说小雪人有一颗水晶心?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C.听了老奶奶的话,小雪人会怎样想?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谈感受,感悟心灵美的可贵。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谈一谈帮助过别人的事情。 附:板书设计 好心的小雪人有一颗水晶心 我请大家发现:这个教学设计有什么问题? 于是老师们都在努力发现,有的甚至在讨论。 开始交流“发现”。有的说,教师抓“小雪人有一颗水晶心”,没有抓到位;有的说,教学程序先后存在问题,如抓中心句不应该放在前面,应该后移;有的说,这个设计让人感觉学生就像陀螺,跟着教师舞动的“鞭子”转;还有的说,整个教学都是问答式的…… 我感觉大家的发现都是无关紧要的,于是启发道,大家注意看整个设计,它在思路与思路指引下的操作,都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致命”一词,我强调得很重)。……又是一番交流,仍然没有出现我想要的答案。——这个测试,真还很能说明问题,我作这样的参与式培训,预计到了,很多教师会发现不到这个教学设计存在的严重问题,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多处培训,历经数百名教师,居然几乎都没有人说出我想要的正确答案。 我只好再启发,假如我告诉大家,《好心的小雪人》是一个思想品德课的阅读材料,假如上述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用来上思想品德课的,可不可以?——不少教师点头,或者说“可以”。是呀,你看上面的设计:训练要求——学习小雪人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重难点——体会小雪人的水晶心。再看整个操作过程,真的还紧紧围绕这样的目标与重难点而展开的,甚至板书设计,都没有游离那个思想教育的目标。 既然《〈好心的小雪人〉教学设计》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都可以,那么,语文到哪儿去了?我说,所谓语文,往简单点说,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多少年来,我们教课文,往往着力于将课文内容教懂,最后让学生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思想教育。该读没读到位,该说没说清楚,该写没安排写,该落实到字词句段篇没落实,更不要说当场切实地积累一定的字词句段篇。这样的教法,一不小心,就让人难以将语文课与思想品德课或自然知识课等划清界限。 《〈好心的小雪人〉教学设计》语文到哪儿去了?这个发问,让大家惊奇。惊奇的不是让大家明白了这个设计的偏差,而是为什么这几百位语文教师却没能发现出问题来?(课后,老师们说,真让我们来设计《好心的小雪人》的教学,我们都会像那位老师那样设计。自己就是那样,怎能发现问题?)套用罗丹的名言,我们的课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缺少发现。为什么那么多语文教师都缺少发现的眼睛,以至于几十年来都这样教,习惯成自然? 这让我想到,有个专家对我说过的一段话,世界上的动物,虽同处一个世界,生存的空间都相差很大:有的动物如蛀木虫,只生存在一维空间即虫洞之中,前后来去;有的动物如蚂蚁,只生存在二维之间之中,前后左右行走,却永远不会仰望天空,看到更宽阔的世界;有的动物如人类,却能生存在三维空间之中,四面八方,都能了然而心。但普通的人,就只有三维世界,却不会四维、五维。只有那些具有第三只眼看世界、具有灵感思维、具有超常自省顿悟的人,可能能够享有超出三维的空间。我们虽贵为人,有时似乎连三维空间都没好好把握住。 我们在“语文圈子”中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能常常如蚂蚁只看到眼前的一片“前后左右”天地,即使仰望一下天,也只是看到极为有限的空间。这“蚂蚁”似乎很难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3edf8f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