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简介

时间:2022-08-30 09:14: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关镇

一、乾县历史沿革

乾县古称好畴、奉天、乾州,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以乾卦位于西北、境内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陵墓(陵因方位而名)得名。西周为王畿地。战国为秦国好畤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置好畤县(在今城关镇东8里的好畤村)。秦朝属内史,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属右扶风。东汉建武中,省好畤入池阳县。西晋元康中复设,治迁今好畤村东南2里,属扶风国。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好畤县,漠谷河西部析置漠西县,治今乾县西北,好畤县为扶风郡治,漠西县属武功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省好畤县入漠西县,属扶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漠西县改称好畤县,大业三年(607年)省入上宜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再置好畤县,属雍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文明元年(684年)析好畤、醴泉等五县地于今城关镇设奉天县,属京兆府;因唐高宗葬县北之梁山,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兴元元年(784年)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乾宁二年(895年)在奉天城置乾州。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乾州,政和七年(1117年)又以奉天县置醴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复为乾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撤销奉天县,辖地由乾州直辖;五年又将好畤县废入乾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乾州为直隶州。

1913年撤州设乾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邠县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底,礼泉、永寿两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原礼泉、永寿两县自乾县分出,属咸阳专区。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



二、城关镇概述

位于举世瞩目的乾陵脚下,自古以来,以繁华的商业贸易和文化遗存而著称,全镇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l1公里,城区面积约


9平方公里,中南部属平原地带,北部属丘陵旱腰地带。紧连祖国东西的312国道、209线穿镇而过,交通通讯发达,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集农、工、商为一体,人口为全市之最的大镇。

自唐筑奉天城以来,城关为历代州、县治所。明、清时,城关属在城里,民国时更名在城镇。解放后为城关区(一区)管辖,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城关镇、东社乡、南社乡、西社乡、北社乡组建为城关乡。1958年成立新华人民公社,属新华公社城关管区。1961年区划调整,成立城关公社。1966年至1971年曾称城区人民公社。1984年城关公社改名为城关镇。2001年撤乡建镇后原长留乡、乾陵乡撤销并入城关镇。2011年撤乡并镇时,漠西乡改为城关镇漠西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行政区划纳入城关镇,至今。



城关镇2015年已改为城关街道办事处,包括原来的城关镇、乾陵乡、长留乡和漠西乡。全镇共辖46个行政村,175个村民小组,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花口、北寺、三元、青仁村、安家寺;袁家庄、秦家庄、新巨州、老鸦嘴、木卜、赵后庙、铁炉、前孙段、后孙段、北巨村、长安村、北仁张家、北仁邱家、北仁宇家、州小村、大亓父、小亓父、亓母村、草谷村、小留村、中留村、南仁村;西金村、东金村、寥家沟、殷家、黑豹峪、丈八头、马家坡、张家堡、前林沟、玉皇洞、邀前(邀驾宫前堡)、邀后(邀驾宫后堡)、陵前村、石马道、神坡原、柳树渠、沈家池潦、东皇门;高庙(包括高崖、庙底等村)贾赵、陈东(陈家庄东村)陈西(陈家庄西村)陈后(陈家庄后村)安家庄、宇村、马桥、夹道、吴村、龙岩寺、夹北、倪家、大桥、孙家、白村、南白村、北塄、四冢顶、四里坊等村组。



2016年按照有关要求,城关街道办撤销玉林村、北寺村,合并为北寺村;撤销马家坡村、北街村,合并为北街村;撤销三元村、西街村,合并为西街村;撤销西南村、石马村、柳池村,合并为乾陵村;撤销张家堡村、邀驾宫村,合并为邀驾宫村;撤销豹峪村、丈八村,合并为丈八村;撤销中留村、小留村,合并为小留村;撤销孙段村、铁炉村,合并为铁炉村;撤销赵后庙村、木卜村,合并为木卜村;撤销亓母村、亓父村,合并为亓父村;撤销袁家庄村、秦家庄村,合并为秦袁庄;撤销龙岩村、马桥村,合并为龙马村;撤销白村、四里坊村,合并为四白村;撤销北愣村、大桥村,合并为大桥村;撤销吴村、宇村,合并为吴村;销安庄村、贾赵村,合并为贾赵村;撤销高庙村、陈家庄村,合并为高陈村。



撤并后该办共有行政村28个,分别是:东街村、花口村、北寺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青龙村、乾陵村、金岭村、邀驾宫村、丈八村、小留村、铁


炉村、木卜村、巨洲村、北巨村、亓父村、南仁村、秦袁村、龙马村、夹道村、南北村、四白村、大桥村、吴村、贾赵村、北仁村、高陈村。 三、乾县县城

乾县古县城亦别具一格,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唐时,乾州城周边皆为沟壑江流,其形如龟,人们为防御土匪入侵遍水而建城墙攻势,后官府将城墙连接,便是乾州城雏形。据《资治通鉴》载,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国师桑道茂建言:臣观乾方有天子王气,宜高大城垣,以备非常。德宗采纳了桑道茂的建言,诏京兆尹(掌治京师的官)严郢带领神策军及民众数千人扩建县城。围绕旧城加修了周十里,高三丈二尺的外城,并修了深二丈,阔三丈的护城河。从此,乾城有了内外城之分,内城称子城,外城称罗城。后子城倾塌,今城即罗城。后果然发生泾原兵变,皇帝往奉天,度过解难。

乾位又属玄武,故古乾州建城时取象玄武筑以龟城,象征玄武之地。北城狭长伸出为龟颈,北门及瓮城为龟头,南门短秃为龟尾,东西门和小东门、小西门为龟之四足,南北十字高突,酷似隆起的龟背,纵横街巷,宛若龟背上的花纹图案。武则天无字碑立于此地,故又有驮碑之寓意。

史载,历代对城墙做过多次修复加固,至明万历年间,城内建筑格局基本定型,九楼八涝池,七十二个半巷子之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古城墙尚保存完善,50年代后拆毁。现仅存龟头和西部半壁残垣,但其高大雄奇仍可见一斑。



清乾州(乾县)城72条巷:陈家巷、钟楼巷、北一社、二圣庙、顺林巷、泰山庙巷、菜园巷、兴国寺巷、步家巷、马王庙巷、桥西巷、桥东巷、桥南巷、桥北巷、东三关庙、顺城巷、将军铺、段家巷、新开巷、亓家上坡、御园巷、饮马道巷、崔家巷、永太巷、新太巷、仓巷、粮食市、花市巷、上家巷、太平巷、文昌宫、前门州、东二街、盐店巷、高庙巷、北马道巷、北斗巷、柴市巷、大正街、考院巷、风水台巷、大东巷、东正街、西正街、南马道巷、三元巷、宋家巷、鱼肚巷、草市、贡院巷、郭家巷、史家小巷、儒林巷、学前巷、文昌巷、学东巷、兴龙巷、王家小巷。(其中三元巷3条,共62条巷,号72巷)

乾州碎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e44fa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