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依恋的发展(俞国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时间:2023-03-25 11:2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依恋的发展





依恋概述

依恋的研究始于鲍尔比对母婴分离的研究,依恋从其本质来讲是指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依恋的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了持久的情感联系。广义的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即狭义依恋是特指儿童特别是婴儿与成人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 依恋的特征

儿童作为依恋关系的发起者具有一些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表征,使得依恋具有了一些重要特征。

⑴依恋对象的选择性。儿童倾向于依恋那些能满足自身需求、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的个体。成人更倾向于依恋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伙伴。 ⑵依恋者对依恋对象表现出亲近行为。

⑶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能够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慰藉和安全感。这种慰藉和安全感是个体发展生存的基础。

⑷依恋被破坏会导致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⑸依恋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具有协调性。 依恋形成的标志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认为判断依恋的外在行为标准有三个原则:代表性(特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稳定性、普遍性。

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同时出现在婴儿身上,大约78个月。 依恋的测量

⑴陌生情境测验(安斯沃斯)通过在实验室设计一个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典型陌生情境,观察儿童在这些情境中的行为反应,来判断儿童依恋的质量,推测形成这种依恋现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预测依恋对儿童未来社会性发展的可能影响。其测量的是狭义的依恋,一般适用12岁的婴儿。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儿童气质特点对亲自依恋的影响作用,年龄限制大也不能考察依恋的稳定性。而且实施及实验结果都受文化影响很大。 Q分类技术(沃斯特和迪恩):最新版本通过90个描述儿童行为的项目来收集婴幼儿以及学前儿童在熟悉环境中的依恋行为的表现。测验要求看护者或观察者通过观察,将这些项目归入三个类别中:孩子的典型行为、既不典型也并非绝对没有的行为、从未出现过的行为。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早期依恋测量方法。

此外还有梅茵和凯斯蒂的类似模式情境测验、成人依恋访谈、结构化纸笔自陈测验等。 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20%、安全依恋(70%、反抗型不安全依恋(10%、无组织型依恋(没有与特定个体形成依恋,少数)

与母亲教养方式、婴儿气质特点等有关。 依恋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做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他们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在口唇期母亲可以满足儿童吮吸的需要,因此占据重要地位,儿童与母亲建立起来的这种依恋关系成为以后情爱关系的原型。肛门期,母亲是最经常的照料者。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婴儿从先前与看护者分离时所体验到的不适中习得了对分离的恐惧,一旦


看护者离开,就条件性的将分离与不适联系起来。陌生人焦虑也是分离焦虑的一种。但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忽视了母婴之家其他交往经验和儿童早期与成人的社会互动作用。忽视了儿童与成人双向人际关系中父母的作用,忽略贬低了父亲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也很强调喂养是依恋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早期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有特定的生物基础婴儿需要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需要缓解紧张感,母亲是主要喂养者,这是儿童产生依恋的根本原因,同时儿童也会以停止哭泣开始微笑等回报母亲并强化,从而促使恰当的抚养行为重复出现。后期的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生性。认为依赖是儿童与父母不断进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父母有意识地教会孩子爱父母并理解人际关系的结果。行为主义的理论主义是在外显行为层面,但较早地指出依赖关系是双向的对后来研究有很大影响。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依恋发展依靠的认知基础——婴儿智力水平的发展。在依恋产生前,婴儿必须能在认知上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还必须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概念。,所以依恋一般都出现在79个月,即形成人的永久性概念时。1、婴儿对物和人的识别记忆:识别记忆是通过把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2、客体永久性和人的永久性:人的客体永久性使婴儿能够重现这个特定熟人的核心表征,从而意识到个体是持续存在的。认知理学家将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看做是婴儿感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卡跟提出68个月的婴儿已经最终建立起看护者面部特征的稳定图式,陌生人的面部特征不能用这个稳定图式来解释,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危险刺激。分离焦虑是因为婴儿面临的情境不符合哪些熟悉场所中熟悉面孔的图式,所以引起焦虑。 习性学理论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它假设所有物种在进化过程汇总都生而具有大量能使物种存活下来的行为倾向。这些行为大多是用来增强幼小生物和看护者依恋关系的。形成依恋的目的在于保证这个物种的每一个后代都能存活到进行再生产的年龄,以保证种系的生存和发展。印刻是自动生成的无需学习并存在关键期,是一种适应性反应最终成为一种遗传特质。人类婴儿和看护者在进化中形成对对方作出积极反应、建立依恋关系、使婴儿存活下来的行为倾向。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危险情境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形成一种生物性程序,陌生人、陌生情境以及与熟悉人的分离都是危险的标志。当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够区分熟悉和陌生的人和环境时就产生恐惧,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了。 依恋的发展阶段

谢弗和爱莫森认为与看护者形成依恋经历三个阶段:⑴缺乏社会性阶段(0-6周):对任何刺激都作出喜爱的反应,很少表现出抗议。⑵无区别的依恋阶段(6-67个月)婴儿明显喜欢人类同伴,但这种喜欢是无区别的。⑶特殊依恋阶段(7-9个月):开始积极寻求与专门的照料者的亲近。⑷多重依恋阶段(918个月):在初步依恋建立后开始在某些活动情境中发展与其他人的依恋。

鲍尔贝把依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0-2个月)婴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对不同个体进行认知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亲近,可利用先天的反射行为吸引父母等照顾亲近他。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婴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别再认能力,可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但并无明显差别性的依恋行为的反应。依恋关系明确期(7-24月)儿童已发展处人的永久性概念,对目前表现出持久的依恋感情,与母亲的分离会引起焦虑和反抗。对陌生人有恐惧和焦虑。目标调节和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 依恋意义的理论解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39093e28ea81c759f578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