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变量思维:儿童代数思维的启蒙

时间:2022-03-23 05:5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准变量思维:儿童代数思维的启蒙

作者:曹玉萍

来源:《江西教育C2018年第06

要:作为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有效过渡,准变量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结构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教材的准变量因子,萌发儿童的准变量意识,引领儿童的准变量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准变量思维 代数思维

准变量思维是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是儿童代数思维的启蒙。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儿童形成代数的眼光,发展儿童的代数思维。教师必须精心呵护儿童的准变量思维,让儿童不仅拥有思维的程序模式,更能初步形成思维的关系模式。准变量思维弥合了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人为割裂,架设了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桥梁。 一、准变量思维的内涵及其培养意义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算术的教学,即儿童主要是运行一种计算程序,将多个已知数量经由四则运算而得出未知数量的过程。例如中低年级段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等,在设计意图与解决方法上基本上都是遵循一种算术思维。运用算术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主要运用数学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即执果索因由因导果,其间夹杂着转化、倒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直到教学简易方程,儿童才开始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代数思维,或者说是关系思维。和算术思维比较,代数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模式,所以在列方程时,学生对方程两边都含有未知数很不适应。在解方程时,学生对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去相同的数也很不适应,甚至有许多学生往往习惯性在方程前也加上“=”。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号指示着一种运算程序、解题程序,他们对“=”号所指示的等价关系没有清晰的认知。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小学尤其是低中年级学段,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数学准变量特性,融入到儿童日常学习中去,进而有效防止儿童的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间的断裂。

所谓准变量思维,是指儿童能够运用数学中所隐含的代数结构或代数关系,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准变量式、准代数式的思考。例如计算“54-26-8”,当儿童亦步亦趋地按照计算顺序进行数学计算时,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程序性的算术思维;而当儿童从整体的关系入手,减去一个数后再减去一个数,其实也就是减去了这两个数的和,那么尽管儿童的思考对象仍然是算术,但儿童却潜在地运用着一种关系思维,一种着眼整体、全局的准变量思维。由此不难发现,准变量既不是常量(静止不变的量),也不是变量(运动变化的量),而是介于常量和变量之间的一种数字关系或结构解释。而在这些数字关系或结构解释中却蕴含着鲜明的代数意义,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着代数思维的色彩。可见,准变量思维标志着儿童代数思维的萌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b1297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