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漫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班主任工作漫谈 作者:吴菁 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33期 吴菁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3)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简单,要真正做好来却要花点心思来研究。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1(c)-0171-02 今年是当班主任的第四年了,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从自己的懵懵懂懂到能将班主任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期间的成长离不开领导同事的帮助,当然更离不开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一件件历历在目的事情对我的启发,虽然我也会有一些抱怨:“忙死了,每天得查卫生,查早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一堆的事情!”但是往往在这辛苦之后,尝到的师生感情的亲近让自己感受到属于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感。与学生朝夕相伴之迹,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面是我们班的一些德育教学案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案例1:W同学,平时在班上人缘不是很好,有讲脏话的不良习惯,还喜欢上课与老师抬杠,易冲动,刚入校时不慎骑车与人相撞,休息一个月时间。在与该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找他谈过几次,一开始不承认自己错误,直到说得他哑口无言才勉强承认,但事后觉得效果不是很好。 本学期某一个星期一,早读课下了W同学还没到校,我便打了个电话给他家长,他妈妈向我反映周六W同学与家长发生了矛盾,离家出走了。介于事情的严重性,我详细地向他妈妈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段时间,W同学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到饭店打工,为了挣钱买一辆电动摩托车,家长考虑到他的安全,一直持反对态度,语言冲突后爸爸气不过打了他一巴掌,气着让他滚出家门,一气之下W同学离开了家,之后一直家长与他没有联系。他妈妈最后跟我说:吴老师,我家孩子脾气太差了,我们真的管不了了,随他去吧。当时我还想这家长怎么这样,你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呀。放下电话,我细细想了下还是不放心,孩子离家第二天了,家长不管,万一出事怎么办,于是找来班上与他较好的两个学生,问他们周末W有没有跟他们联系,晚上有没有住到他们家去,学生反应不知情,我嘱咐学生让他们电话联系一下W,看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第二天早读课,我询问学生联系的情况,学生说W一开始不接电话,后来接了电话没说自己住在哪,只说没事还好。我又联系了他的家长,家长说还是没有联系。我便又试着打W的电话,还是没接。课余时间,我又多打了几次,终于他接电话了,为了避免他的反感,我先问他这两天住在什么地方的,目前状态怎么样,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又试图问他这两天没上学干什么去了,他告诉我一直在网吧的,那问他学还上不上了,他说我这样还能上学吗?接着跟我讲他家里发生的事,他叙述的是那天他开始很高兴的回家,告诉他妈妈这个月打工挣了一笔钱,想自己给自己买个电动摩托车,他妈妈一听立马就反对,死活不同意,他不能理解的是他自己挣的钱为什么不能用,于是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我就跟他说,家长是为他安全考虑,是为他好。他说:“她为我好吗?对我好还要我滚,还一直不联系我。”在劝了一会后,我试图让他到学校来一趟,能当面谈谈,也好看他是否安全,他答应我过两天来学校,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挂电话前说了谢谢。 晚上,天气转凉,开始下雨,我打了个电话给W的妈妈,告诉她跟W联系到的一些情况,并跟她协商能不能稍稍让点步。他妈妈还是不同意他买车,但是说话的口气已经比第一天好多了,我告诉她W觉得离家这几天没接到家里电话,觉得没有人关心他,再跟W妈妈讲天气冷了,可以借此打个电话给W让他先回家,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在我的劝说下,他妈妈给他打了电话,几个小时后,他妈妈告诉我他回家了,并向我表示感谢。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需要我做点工作。 星期三,我约了W到校谈谈,他答应我来到学校。一开始交流时,他对于父母的行为还是表示不理解。介于之前对他家庭的了解,知道他平时跟父亲几乎没有交流,与母亲的关系要好点,我先肯定他自己挣钱的事,又跟他讲父母的担心,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引导他,我说:“如果当时你拿了工资回家跟家长说,爸爸妈妈,今年过年我可以用自己的钱给你们买东西了。这样家长会不会感到欣慰,而不是担心呢?”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从开始讲话的激动慢慢冷静下来,不再回嘴,只是默默地在听,我看到他默默地点头。我又告诉他旷课几天的后果,但是可以给他机会,要求是让他慢慢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他答应了我。 这次的事情他虽然口头上答应我要慢慢改正自己易怒,易冲动的个性,但我担心他不能坚持很久,于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一点,实时提醒他,找他谈话,他也能欣然接受,任课老师也都经常给他提个醒;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感想:W学生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学生的教育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合作。 班主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的工作好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感情用事的时候要有感情,需要我们冷静的时候必须拥有一个理性的思维。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好学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学生的好坏不能光从学习或者某件事上论断,每个学生都是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为学生引路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作为教师只能接受学生犯错误的现实,想方设法用爱心铺就一条正道把学生引导过来。 同时我还觉得,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讲话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非常重要。要学会寻找学生的闪亮点,回避一些敏感点,在谈话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给学生机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适时地给予肯定。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角度,要有耐心,老师不是光光会给要求,也可以给一些建议和意见。 案例2:我班有个张姓同学平时在班上不怎么讲话,与同学之间交流不多,性格内向,学习上也不能注意力集中,有事不说。本学期开学以来他每天下午都跟我请假提前离校,说是去市区一家饭馆打工,因为不放心,电话联系了其家长,家长反应说家里家中条件尚可,不缺钱,并且不是很支持他打工,但是与他沟通无效,结果演变成父子吵架。得知这个信息,我找了学生认真沟通,劝其将心思放到学习上,但是学生的反对情绪较大,虽表面服从不再请假,但敌对情绪明显存在。 借着学校的一次家访活动,我到了张同学的家中,了解到,其父母平时上班很忙,每天都是很晚回家,姐姐在市一中上学,平时也很少在家,张同学放学后一个人在家做饭休息,本身比较内向的他也没有几个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很孤独,所以执意想出去做兼职。在与其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承诺会多抽些时间与他交流,不忽视孩子的意见。在我们的帮助下,他真的进步了,同学们都对他的进步感到吃惊。唤回一个孩子的自信不是一次家访可以达成的,但是这次家访,唤回了一点父亲对儿子的信心。我坚信,这份信心会随着孩子学习的进步而越来越足,从而形成个良性循环。 感想:实践使我认识到,家访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一种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联系方式,它可以彻底串联起学生、老师、家长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让家长清晰了解子女,让子女也能真正地理解老师和家长的用心良苦,利用三方的“合力”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我希望自己能享受这样乐苦的滋味,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徐东.创新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路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4). [2] 李卓.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20). [3] 刘仰智.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及其改进[J].法制与社会,2013(14). [4] 丁春霞.高校班主任工作探析[J].文教资料,2013(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857f0d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