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与会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代表。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规定了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公元纪年。 在1954年报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作为施政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最重大的事件。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人民需要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956年“八字方针”。 “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目的: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共产党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届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新时代的“十六字”方针。 1982年,中国共产党为了落实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与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激发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由于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以往政府实行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所造成的的事实的不平等。为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了民族问题,1954年《宪法》进一步明确。 史实: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践: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之后,又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共5个省级自治区。相应地建立了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1356个民族乡。 意义: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调动了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文革”危害民主的史实: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和农村被无政府主义者冲击;秩序被武斗所取代;生产被混乱所取代。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惨遭批斗、抄家和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罗织“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被永远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从上海到各地党政秩序被破坏,造反派夺权。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1.(2009天津文综历史,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解析】C 2.(2009山东基本能力,9)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 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3.(2009广东历史卷,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B 4.(2009广东历史卷,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解析】A 。 5.(2009上海历史卷,30)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解析】C 6. (2007广东卷,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解析A 7.(2007山东卷,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回答13—14题。 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D 8.(2007海南卷,23)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答案:C 9.(2008年广东单科,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解析】D 10.(2008江苏,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解析C 11.(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03eeec172ded630b1cb6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