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之适用

时间:2023-03-31 04:28: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规范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之适用

20170615日的《人民法院报》刊文《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指出彭宇案事实真相是彭宇撞倒了徐寿兰,当年一些媒体误导了公众使得公众产生彭宇仅因施救而被判赔偿的假象,以至于造成如今遗憾又尴尬的局面。2017101日起实施的《民法总则》引入撒玛利亚好人法,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意在鼓励见义勇为,有助于解决彭宇案等引发的道德困境。



标签:经验法则;事实推定;转移;影响

《民法总则》里的好人法仅规定救助人不慎造成受助人人身损害时的情况,并未直接针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核心——扶老人可能反被老人讹。本文以参考域外法律规范,建议从立法上禁止将善良救助行为用于推论善良救助人对受助人先前所受损害具有责任,以此弘扬社会正气。并为法官在运用日常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时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建议。



一、现象扫描:经验法则运用不当产生的消极影响

200793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判决彭宇给付倒地老人徐寿兰40%损失,共计45876.6元人民币,彭宇在第一次开庭时自称是见义勇为好心相扶,徐老太则一口咬定是彭宇将其撞倒。这个日后被媒体称为彭宇案的判决引爆了以后若干年的舆论,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新闻报道路人对需要帮助者无动于衷时,个案件就会被反复提起,整个社会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样一个本该毫无疑问的问题产生了动摇。彭宇案堪称中国公民道德成长的里程碑,自此之后,社会公共道德可谓大滑坡。据《人民日报》一项调查,在截至201510月前的能查明真相119起因扶人引发的案件中,诬陷扶人者有84例,人人感叹世态炎凉。这些成被告,受彭宇案的影响。老人摔倒扶不扶依然是悬在所有路人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个想要伸手救助他人的善良公民总要在出手相救前左右徘徊、桎梏不前,或是鼓起勇气赌一把不会被讹才敢救助需要帮助的人、或是直接作壁上观置需要帮助者不顾。



二、现实方案:规范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之适用

日常办案中,法官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推定事实,司法解释也对此予以认可①。运用日常经验法则推理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推理,大前提是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小前提是基础事实,结果是推定事实。三段论的正确与否,与大前提小前提的正确性息息相关。日常经验法则与明文规定的法律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法官常常将自己的知识、亲身生活体验与社会公众普遍认知的经验混为一谈。



(一)如无必要不须适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




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有一定的不确定和风险性,仅待证事实无证据可以证明时,即穷尽一般证明方式后,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进行推定才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一般情况下,法官应尽力调查取证,寻求以证据证明事实,事实推定是按举证责任裁判之前最后的选择。



(二)注意运用可靠性程度较低的经验法则推理出的结论容易受到质疑

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通过大量类似事实得出的事物间或然性联系的一般性结论。其可靠性程度有所差别,哲学理论、理道德、生活经验、习惯等种种因素影响。



(三)慎重对待证明责任的转移

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彭宇案法官在适用事实推定之后,实际上免除了原告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将证明责任转移到被告,要彭宇证明其没有撞倒老人。这看似符合《证据规定》第九条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退推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要求,其瑕疵在于法官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进行的事实推定很可能没有达到证明标准,在没有达到证明标准之时,明责任不发生转移。



(四)注意运用经验法则对社会和谐价值的影响

社会的价值导向会影响法官的价值判断,法官在判决中做出的价值判断反过来也会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对涉及道德风尚、传统习俗的案件,法官不能想当然运用自身主观认识的经验法则去认定事实,必须考虑如何缩小法律职业经验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差距,追求高尚社会价值取向。彭宇案判决传达了法官做好事不符合常理的经验,是不妥当的。



三、结束语

压垮骆驼的绝不仅仅是最后那根稻草,彭宇案引发的道德困境僅是中国转型期社会公德缺失的一个爆发点。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匡正社会风气任重而道远,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都举足轻重。重树社会公德人人有责,但第一步是,不让善良的人因为善良行为而受到伤害。当确立好人法后,切断救助行为与责任、过错的联系,当救助者在法庭上面临可能存在的被救助者诬陷行为时,双方可对救助行为以外的其他确实具有关联性的有关责任的证据进行举证质证,通过证明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法官可对事实作出认定。证据法上的好人法并不与现有法律体系相冲突,能够配合现行法律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注释】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三)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956582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