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护士 形象 护理美学 护理学是以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促进健康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而美学是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护理美学与美学理论密切联系、交叉,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护士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要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是理论界和护理界谈论多年并为人们熟知的课题。然而作为护理主体的护士,怎样才能运用护理美的内容与形式去为病人创造一个优美的治疗、护理环境使病人获得最佳护理,促使早日康复,以下是笔者就这个课题的探讨: 1、护士美的审美本质 美的事物之所以能令人陶醉,是因为美在于人类认识的世界中。在护理工作上,美体现于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活动中所显示的内存及外在品质上,具体表现为:态度、语言及语气、行为、谈话内容、美装,步履轻盈度等方面。美的事物是具体、形象的,是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的。每一位住院病人在踏进病房时,都有一种对环境的陌生感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感。如果马上有一位着装整洁、仪态端庄,面色和蔼的护士接待并送他到布局整洁合理的病房,然后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向他作入院介绍,这时他的第一印象必定是“美”的,而且会油然会升起一种亲切感、信任感,使其紧张、担忧的情绪缓解下来,并对身体的康复充满了信心。 美还具有感染性,如护士心情愉快,面带微笑,谈话幽默、诙谐,步履轻盈,操作熟练,动作敏捷,充满青春活力,病人就容易得到美的感受,从而更加珍惜人生,珍惜生命,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2、护士美的审美标准 美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就是“美是客体见诸于主体的心理体验”。亦即是说:对美进行判断和确认的,只是审美者,而不是美的主体本身。在病房里,审美的主体当然是病人,对护士美的评价只能以病人心理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护士自身无论自我感觉怎样都不足为凭。病房的病人尽管各有各的审美标准,但大致都有共同的审美感受,如:态度过于热烈或面容倦怠,口唇苍白,头发散乱的护士病人不喜欢;浓装艳抹、花枝招展的护士病人也不愿意看到。所以如果护士着装拖沓,走路慢吞吞,病者会产生不信任感,护士对病人恶狠狠的或操作技术粗野,会让病人产生惧怕感,护士用手交叉在胸前的姿态与病人谈话,传达的是一种拒人千里的意向,病人会产生不被接纳感;护士对病人不理不睬,冷言冷语,会使他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病者的心理是复杂敏感的,所以护士应着装整洁,态度和蔼,打扮得体,言语亲切,操作轻柔,走路轻盈,速度适中,这样才能给予人一种美的感觉。这种美会给病人带来良好的美感,成为心灵上的一剂良药,唤起病人追求生命的希望。 3、护士的审美观 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理效应取决了护士优良品质和娴熟的技能,其中美的内心世界起到主导作用。内在美表现为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对病人的同情心及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是一位合格的护士所应有的内在品质。同情心表现在对病人体贴,细致入微的观察及积极抢救、精心护理的一切行为中,这也是护士内在美的具体表现。 护理工作本身就需要有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因为只有具有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才能真正的干好这种工作,所以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 4、护士的审美追求 只有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美的至高的境界。因而要把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作为塑造自身道德情操的原动力,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内在美给人以严谨、审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感觉,外在美使人感受到文雅、端庄、大方。例如:医务人员洁白的工作装给人以圣洁感。在儿科,护士着装淡红色工作装,给患儿温暖、柔和、亲切感,可减少患儿紧张、恐惧心理。病员所处的环境要求安静、清爽幽雅,护士的穿着打扮须与这样的环境相统一,做到举止端庄,简洁明快,不能把社会新潮的装束带到病房来,不能在白大衣下拖拽着飘逸的长裙,不能头上项间珠光宝气,更不能玉镯戒指红指甲。过分娇艳的打扮不但与护士美不相称,而且会引起病人的反感。护士美只有与医院的氛围相协调,才可给人以美的感受,使病人受到美的熏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5、护士的形象美 护士的形象美在护理工段各尤为重要,是审美对象衡量护士的审美标准,对护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形象美是一种综合型的美,因此护士应具备内在良好的文化、艺术及美学素质修养,将美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综合以上所谈,护理人员美好的形象决定于较高的素质,这种素质取决于道德、文化及美学这门综合型学科和一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有了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护理人员才能产生形象美,才能将美好的感觉气氛带给病人,使病人如沐浴在春风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带来良好的心境。因此,护士美化自身的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9d19fd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