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作者:施成龙 来源:《学业》2019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多地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教育学者逐渐开始关注社会心理学对校园霸凌。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探究与分析其严重性以及产生缘由。在校园中提出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对教师与学生开展心理学教育课堂、建立绿色心理通道,积极开导与鼓励受到校园霸凌的学生直接通过联系校领导等解决方式,本文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希望能够为解决校园霸凌事件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预防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霸陵;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预防;解决方案 学生在校园中长期受到一个或是多个学生不断的欺负或骚扰,亦或是某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致使该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痛苦的生活环境中,此种现象被成为校园霸凌。几年来,在世界范围中不断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使得社会各界重新审视教育的侧重点与社会的发展。 校园霸凌的实质是对他人的侵犯行为(或攻击行为),其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省社会的反击行为以及被认可的攻击行为三部分,而校园霸凌的性质归类于反社会的攻击性行为,是校园暴力的方式之一。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其一是基于本能论与习性学方向进行解释,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生本能与死本能理论,原始生活中人类为生存寻求食物、搭建房子以及在遭遇危险时作出的反击行为都归属于生本能,而当人类从内心开始折磨自己且行为威胁生命,即会因自身原因对外界进行攻击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归属于死本能。而从习性学角度分析是物种天生具有环境适应能力,不管是在人类或是其他生物种群中都会存在斗争性与掠夺性,这种行为目的在于占据资源并维系体系平衡。 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根源在于学生的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其方式分为放纵型、溺爱型、专制型与民主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专制型教育方式会为学生埋下暴力种子,使其策划那个为校园霸凌的作俑者。同时本文经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放纵型与溺爱型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霸凌者的可能性较高。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导致他们在认知方面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误以为能够通过欺辱他人的行为找寻存在感或是博得父母的关注。而在溺爱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学生往往受到过多的关注,缺乏独立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溺爱,即使学生发生行为错误时也会被得到原谅,这种行为加剧了他们霸凌行为的频率与程度。而遭受霸凌的学生群体往往以性格内向、怯弱且社交能力弱的为目标。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教师,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0db1df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