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组诗探析

时间:2022-09-29 03:08: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陶渊明《饮酒》组诗探析

作者:杨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4



自古文人爱喝酒,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叙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段话充分表现了诗人嗜酒如命,随意纵放的洒脱性情。他有许多饮酒趣话,“葛巾漉酒”成为后人常用的咏酒典故。重要的是,酒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饮酒诗创作最多的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现存作品142首,涉及酒的就有56篇,约占总数的400/0其中《饮酒》二十首就是陶渊明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组以“饮酒”命名的诗。

这组饮酒诗,虽都题为《饮酒》,但20篇中只有10首跟饮酒直接有关,那为什么把其他跟饮酒无关的诗也放在组诗里呢?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提过这样的疑问:“不知陶公方饮酒中,何缘记得此许多事?”这其中缘由,陶渊明从未明白地说过,但从序文和其中的少数几首诗里,我们可以窥见陶渊明写作这组诗的思想背景和真正动机。

其诗序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其中的“偶有名酒”,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也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陶渊明喜欢喝酒,却没钱买酒,他的传记故事里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他虽没钱买酒,但还是经常有酒喝的,这酒似乎大有来头了。与序文相互印证的还有组诗第九首和第十八首提到有人给他送酒的事,而这送酒的人都是有目的而来。一个劝他改变所选的道路,一个要他回答各种难题。由此可见,陶渊明喝着这些来头不小的酒时,他怎能不想到那些送酒人的忠告与要求呢?这就是为什么陶渊明这二十首诗题为“饮酒”,而实为探索思考人生的原因所在。难怪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渊明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萧统的“寄酒为迹”一语道破了陶渊明诗酒中的深心,即借诗酒寄意造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与自为。走进他的饮酒组诗,扑面而来的是他的慷慨不平之气,抑郁悲戚之风。这与我们所熟悉的他的田园诗简朴恬淡的田园生活和平淡自然的静穆之风是很不一样的。是什么造成这不一样的诗风呢?这就不得不谈到陶渊明的生平、家庭与他所处的时代对他的影响了。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他出身于下等土族之家,曾祖陶侃曾经官至东晋的大司马,他的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土孟嘉的女儿。虽然陶氏家族在他这代已经没落,但作为后世的陶渊明为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并渴望建立自己的功业。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就是为了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是由于其性格刚直,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短暂的几次出仕经历都不顺。同时,东晋末年,政局动荡,朝代更迭不断,陶渊明的理想抱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基本无法实现,岁月流逝,功业无成,尽管他已经归隐了,但他的内心却常怀苦闷与矛盾。这就是他的这组诗里具有慷慨不平之气,抑郁悲戚之风的原因所在。苏轼曾对陶渊明的诗歌作出这样的评论:“陶渊明诗,人皆说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可见早在宋代,人们已看到了陶渊明诗歌豪放的一面了,甚至宋以后,更有人指出其“怒目金刚”的一面。

那么,这组具有“怒目金刚”抑郁悲戚之风的饮酒组诗到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

这组诗写于公元417年,正是东晋政权极为动荡的年代,刘裕正在进一步加大代晋国自立的进程。陶渊明白公元405年归乡隐居,已经有十二年的时间,他远离了政治权力斗争的中心,过着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但在这国运维艰的特殊时刻,诗人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展望未来的生活道路,难免有许多感慨。陶渊明是一位哲人和诗人,既有洞察世事的慧眼,儒家仁者爱人的情怀,还有一颗诗人的丰富敏感的心灵。他的切身经历以及普通民众在战乱中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的悲剧让他受到深深的震撼,也引发了诗人对生与死、穷与达,衰与荣等人生问题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5dd415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