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话评论范增 历史上对范增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一人抵三杰,有人说他倚老卖老。 那么范增水平到底如何呢?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乃楚汉相争之际的楚国重要谋臣,在联合诸侯抗击暴秦的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范增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在古代,七十岁算是相当长寿了,而范增在七十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作为。 在七十岁后才参加反秦大起义,先跟随项梁,后辅佐项羽, 屡出奇计。 后来,刘邦利用谋士陈平的离间计,引起了项羽对范增的猜疑,促使项羽削减了范增的一些权力。 范增一怒之下,辞官归乡,归乡途中背生毒疮,最终病发身亡。 范增一心为楚,却未能帮助项羽取得天下,壮志未酬而惨死归途,不能不说是一出人生悲剧。 关于范增水平高低的争论历来就有 苏轼有一篇《范增论》算是较早专文论述范增的文章,他认为范增应该早早一走了之,项羽竖子不足与谋,范增虽不遇明主,亦人杰也。 与之相反的是,洪迈《容斋随笔》有一篇《范增非人杰》,则大力贬责范增,认为范增不是人杰。 明代瞿佑撰《归田诗话》有言: 虎斗龙争既不能, 鸡鸣狗盗亦何曾? 陈平韩信皆归汉, 只欠彭城老范增”。 作者意思是范增应该像韩信陈平一样早归汉,就不会出现被逐而死的结局。 只是以范增的性格不会如此而为罢了! 如此种种! 开启了范增褒贬不一的历史争议。 范增虽然名气大,但在在《史记》里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只在《项羽本纪》里作为一个配角,然而正是这个举足轻重的配角的一开始就预示了项羽的悲剧英雄的命运! 范增其人颇具政治、战略才干 范增的军事智慧与政治才能在当时就有公论。 汉高祖刘邦有句名言: “夫运筹帷,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b67dae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