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空间运用的创新和反串表演

时间:2023-04-13 06:26: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舞台空间运用魄崛口反串表演

西法大剧社于20211117日在本校长安校区小剧场公演了李俏函导演的改编版《暗恋》以及许汝艳导演 《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校园戏剧团体,西法大剧社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是本校在校学生。两剧都以青年学生的视 角创作演出,展现了校园戏剧的独艺术魅力。这次演出在舞台空间运用方面有所创新,对“第四堵墙”理论也有新的理 解。不仅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较高,而且很多角色都是反串表演。

一、《暗恋》和《哈姆雷特》对舞台空间的运用

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在舞台时空的运用方面被公认为是难得的创新并被许多导演模仿。西法大剧社在排演话 剧《暗恋》以及《哈姆雷特》的过程中,也敢于创新。特别是他们利用观众席延展了舞台空间,扩大了戏剧的艺术表现 力,受到观众交口称赞。

(一)观众席也是舞台

在《哈姆雷特》演出过程中。当哈姆雷特感受到亡父的灵魂,感受到灵魂对他的要求和期待时,舞台上是二人隔 着时空对话的场面。西法大剧社的社员在舞台空间运用上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场面。戏中的哈姆雷特站在台上,站在灯光 下,而哈姆雷特父亲的灵魂则出现在观众席中。当观众随着追光把目光从舞台移到观众席时才发现,他们中间已然站着 一位与本场戏剧演出有关的角色人物。哈姆雷特望着父亲灵魂所在的方向呐喊、追问,而父亲则朝着台上回答。舞台之 上灯光绚烂,布景设计十分绚丽,给观众一种明亮温暖之感。而舞台之下的观众席则漆黑一片,更好地凸显了哈姆雷特 在人间,而其父亲已然冤死的场景。但在如此暗的场景中只有一束追光跟随吟姆雷特的父亲,使他有一种生前的威严。 西法大剧社社员恰恰抓住了这两个场景的对比性区别。这种设计除了延展舞台空间以外,还以不同的空间让观众区分了 两个角色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不同。这种表现方法意在让观众明白,此时与哈姆雷特对话的父亲,并不与哈姆雷特同处同 一空间、同一时间,甚至不在一个世界,让观众明白这位“父亲”是亡魂。观众看到这里也会思考,究竟是哈姆雷特的父 亲喊冤叫屈,还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心魔让他仇怨满满?

20211128日,笔者在郭超人报告厅看了西北大学小黑剧社演出的改编作品《永不消逝的旋律》(赵天玉导 演)。在演出

过程中,小黑剧社也对舞台空间进行延展,但利用并不到位,表演区仅仅延伸到舞台之下的走廊。该剧讲 述了 1942年和2021年两个时空的故事,但由于空间安排不妥当,观众感受不到这是两个不同的时空。这说明,光靠 布景区别时空是远远不够的。小黑剧社应该学习西法大剧社的做法,合理运用空间来展示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

把舞台空间分割成多个表演区在世界戏剧史上有很多案例。著名歌剧《歌剧魅影》也运用了这种方法。戏中魅影 出现在大银幕上,而女主角在舞台上。两人在不同空间之中对话。当女主角跟随魅影的时候,大幕缓缓拉开,真正的魅 影出现,牵起女主的手,带她到他所在的世界。《歌剧魅影》是利用了舞台幕后的空间,让观众开始对幕后的空间,也 就是导演所营造的“魅影所生活的空间”进行了一个想象,脑海里进行了一个补充,而且很容易区分出女主现在是处在现 实世界还是魅影的世界。笔者也曾经看过上海话剧中心的一些演出。他们也常常利用观众席来延展舞台,展现不一样的 空间。例如,在演出著名的百老汇音乐剧《猫》时,演员跑到观众席来与观众互动。

(二)《暗恋》中的门

《暗恋》演出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布景需要工作人员上下,几乎是靠演员自己换的布景。但是,《暗 恋》没有特别

华丽的布景。这么质朴的戏剧,每一个布景上下都做到这么合理,是多么难得。“景物造型主要由布景和道 具构成。其中,固定的大背景称作布景,可以活动的叫作道具。”[1]《暗恋》对舞台空间运用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大道具 的使用上。在演出“寻人启事”一场戏时,导演使用了“门”这个大道具。门是人们进入病房的必需工具,而在戏剧中,“门” 却找不到了。“喑恋”的无门代表过去已经终结,云之凡也不可能再回来了,曾经的幸福也随着时光消失了。此外,《暗 恋》导演还用了“墙”的意象。三面墙立在那儿,象征着束缚。与缺失的“门”形成反差,体现讽刺意味。

(三)演出中的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出来的墙,是“建立”在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一堵墙,观众因为这 堵墙可以更沉浸地去欣赏戏剧。当西法大剧社的社员把舞台延展到观众席后,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破坏了这第四堵墙, 有没有破坏观众看戏的沉浸感。在笔者看过西法大剧社的演出后,回答是:没有。

首先,《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很传统的剧目,西法大剧社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改编,也没有过多添加现代舞台 技术元素以展示奇幻效果。《哈姆雷特》的整场演出给观众的感觉是神圣而经典,并没有让观众与戏中人物直接交流, 没有打破第四堵墙。

其次,演员对空间延展的程度把握很恰当。他们没有利用剧场以外的空间,整场演出仅仅是在这个剧场发生。 员虽然没有局限在舞台之上表演,但只是利用了舞台以外的观众席从而延伸空间,并没有与观众产生任何互动,所以观 众在这一片黑暗的戏剧世界里有很深的沉浸感,不会产生打破第四堵墙的感觉。

二、《暗恋》和《哈姆雷特》的反串表演

在《哈姆雷特》的演出过程中,导演让大部分角色实行性别反串表演,男演具扮演女性角色,而女演员则扮演男 性角色,但戏中角色的服装和化妆都是中性化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观众去辨别究竟谁扮演的是男性角色,谁扮演的 是女性角色,以便达到一种特殊的写意性氛围。

在世界戏剧史上,反串表演是常见的戏剧现象,歌舞伎中的女性角色便是由男性来饰演。这些男性要经过艰苦非 凡的训练,才能将歌舞伎女性的柔美体态和动听声音以男性的身份演出来。歌舞伎在化妆上将脸涂得很白,用色彩在脸 上勾勒,从而来展示人物的情绪,而这种装扮也很难让观众区分演员性别。观众只需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演员的表演上即 可,从而不会有出戏的感觉。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便是以精湛高超的女角出演而闻名世界,他有着女性般柔而亮的嗓音, 演出时有着女性的娇柔美感的动作。反串表演还有一种现象是女扮男装。当女人在台上演出之时(这里的女性主人公可 能是整个剧里最为重要的角色),便需要有一个女性来配戏,配合她出演相对应的男主人公,也需要许多男配角由女性 来男扮女装出演。于是,像老生这样的女扮男装便出现了。

西法大剧社的社员实行反串表演,不是为了新奇好玩,而是一种学习,是艺术实践,也是创新。还有一个原因是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个女生多、男生少的学校。参演话剧表演的人数,也是男生少、女生多。《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男性 角色较多的戏剧,表演期间需要大量的男性演员,然而剧社的女生多男生少,只能通过反串的方式演出。从社会学的角 度来看,戏剧活动所反映的不仅是戏剧艺术,还能反映戏剧活动的社会环境。观众看戏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能看到 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如果说《哈姆雷特》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反串表演,那么《暗恋》演出中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几个女角色的出色表 演。《暗恋》中的角色不多,但演员通过戏中故事形成了各种联系和碰撞,通过对云之凡和江滨柳之间的爱情故事,用 现代戏剧艺术手法描绘出一场令观众潸然泪下的爱情悲剧。他们的表演渲染并带动了全场观众的情绪,在场观众无不深 受感染,这是类似于商业化戏剧和数字影视作品难以做到的身临其境的体脸。有观众在评论几位女演员的表演时说,“江 太太回忆她和江滨柳相亲的场面,演员的表演给观众的感觉好像她真的在台湾住过,真的和江滨柳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年。 她的表演是由内而外的,很真实,也很自然。演员吴熙对江太太这一人物的理解与把握拿捏得很好,也投入了自己的真 情实感,做到了在体验的基础上表现。护士(郭粲饰)这一配角的表演整体上偏向轻松愉快,从开始存在的小紧张到后 来的放开自我,观众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她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这样的表演,确实值得一看,也会让观众看后有意犹 未尽之感。西法大剧社这次演出的《暗恋》和《哈姆雷特》,全校师生踊跃前去观看,两场演出爆满,甚至出现一座难 求的场面。这也说明,近年来,西法大剧社积极拓展了校园戏剧的影响范围,努力充实自身编演能力效果明显。

三、演出的不足之处

西法大剧社的这次演出也有不足之处。在《哈姆雷特》中,导演和演员对索菲亚形象的塑造思路并不清晰。尽管 索菲亚是一个次要角色,但是她对男主角哈姆雷特的形象塑造很重要。在戏中,索菲亚部分的叙事并没有讲好,导致观 众没有看出索菲亚是一个怎样的女性,看不出哈姆雷特对索菲亚是怎样的感情,是真感情还是利用她的感情。这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的理解,特别是影响了对他复仇行动的理解。

如果是电影,可以通过剪辑或旁白来将一个叙事的漏洞用其他方式弥补。但话剧主要靠台词和一幕与一幕之间的 一个个场面将故事讲完整。如果不在叙事上下功夫,就会造成观众看不懂整个戏的叙事逻辑。而《哈姆雷特》的导演和 演员似乎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47c679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