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语言学习中的心理素质训练研究

时间:2023-04-13 06:26: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合作语言学习中的心理素质训练研究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达成其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心理素质训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依照心理素质的养成原理,为塑造个体经历与阅历的过程。合作语言学习为心理素质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合作学习的形式中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关键词]合作语言学习 心理素质训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即使是身处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也必须面对高竞争、快节奏带来的冲击波,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调整心态,否则,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很多学校开办了心理辅导中心,开设心理素质训练课。不仅如此,许多教师也意识到,教授专业知识,可以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在体育教学和音乐教学领域,英语教学更多地与情感因素相联系,主要讨论态度、动机、个性、焦虑、移情、自信心等。事实上,英语教学也为心理素质训练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合作语言学习更是有利于心理素质训练。



一、合作学习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①。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合作学习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适用范围也很广泛。具体而言,合作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促进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促进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个人及小组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社会交往技能;




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小组活动的参与能力②。



著名的合作学习理论研究专家朗(Lang)和波特(Porter)把合作学习对语言教学的优势归纳为: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质量提高;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相当程度的照顾;降低了学习者使用陌生语言的焦虑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③。在此基础上,克兰登(Crandall)提出了合作语言学习(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她认为合作语言学习对学习者有积极的影响:给学习者增加更多听说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和尊重不同意见的社会交往素养;增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帮助学习者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层次分析思维能力;有利于引导学习者从相互依赖逐步走向自我独立④。



国内的专家学者也指出,将合作学习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习者增加对目的语的学习与应用。国内已有大量的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性的,也有实践性的,例如,理论性的有王穗平、杨洁的《洋为中用——合作学习法的移植应用》⑤,庾鲜海、王月会的《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⑥,李俏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⑦ 等等;实践性的有韩宁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研究》⑧,宋玮、马建桂的《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探索》⑨ 等等。现在,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学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去设计和组织合作学习。



二、心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指心理诸要素及其发展水平,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统一体。心理素质的获得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养成的过程,心理素质与遗传有关,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评判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一般有以下几个指标:智力水平、情绪状态、意志力、自我意识水平、人际关系状况、社会适应情况。心理素质重在养成。心理素质训练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依照心理素质的养成原理,人为塑造个体经历与阅历的过程。心理素质训练是改善和提高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而有效的环节⑩。



如果说生物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生经历、阅历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那么,教育便是心理发展的主导。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教育,在这个系统教育中,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施加系统的积极影响。开展心理素质训练课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心理素质训练课具有下面一些特有的性质: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互动性和综合性。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法、角色扮演法、集体讨论法、实践操作法、行为改变法。








三、在合作语言学习中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课固然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课时毕竟有限。因此,心理素质训练应该渗透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心理素质。根据合作语言学习的特点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合作语言学习为心理素质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甚至两者之间有一些活动是重叠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下面列举一些不同的合作语言学习形式,探讨一下在这些学习形式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1.心理素质成长训练。小组口语活动可以与心理素质成长训练相结合。心理素质成长训练活动形式以团体为宜,目的是促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成员彼此相识,分析别人眼中的自我和自己眼中的自我有何相同与差异,而更全面、更真切地认识自我。在进行这类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入手,之后再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从自己的参照构架及他人的参照构架中更认清楚自己是谁,以建立对自我的合理期待及积极的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此外,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判断是非的论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及聆听他人的观点,从中发现哪些是自己原来就了解的,哪些是原来并不了解的,有什么触动或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和讨论。这样的论题有很多,教师最好能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或者跟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给出有关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团队精神。教师设计一些任务要求全组成员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社会各公司越来越多地根据团队方式而不是个人方式进行工作设计,因为团队形式能创造团结精神,促进工作队伍多元化并且通常都能提高绩效。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内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胜过低内聚力群体。在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这一类的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小组汇报,指小组成员就教师给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将本组的想法和观点记录下来,派代表发言汇报,再由教师点评和总结。或者教师安排小组课外制作课程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有的收集材料,有的进行编辑,有的最后合成,有的负责讲解。再者,可以进行小组集体批改作文,共同分析好的句子,找出错误并改正。个人的特长可以融合到团队中,团队成员要寻求相互之间的帮助和支持,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这样,既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又提高了积极性,还创造了一种增加满意度的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cabd0702768e9950e7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