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教学综合应变技能(2)

时间:2022-05-12 07:37:4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教学应变技能的方法及策略

一、教学应变的方法

教师学习应变技能必须掌握一些教学应变的方法。 ()因势利导法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转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课堂教学向前进行。教师案例如下∶ 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提问,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沉着地说∶

“好呀!正好教学方案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抱歉。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方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案例如下∶

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答复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响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


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些偶发事件虽与课堂内容无关,但教师可以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开展。

()移花接木法,也称话题转移法

把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枝节,巧妙地嫁接在教学的主干上,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应变艺术。教学案例如下∶

一教师在讲?三衢道中?这首诗的“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着黄鹂叫了两声,引起课堂一阵骚动。这位教师见了,坦然一笑说∶“某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鸟叫。这是因为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啊!可见黄鹂的呜叫,对渲染环境、表达诗人情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大家想想,在这黄鹂的叫声中,在左右绿荫相映的山道上,诗人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由于嫁接自然巧妙,不仅气氛很快缓和下来,而且同时让学生领会到∶在此情此景之中,诗人行走在三衢道上,不由得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问题转移法,也称“踢皮球〞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当今科技文化迅猛开展,中小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泼、反响灵敏、喜欢分析、善于思考,因而会提出一些很特别的问题,完全在意料之外,有的甚至老师也一时难以答复。这时就可以利用问题转移法,把学生踢过来的球再踢给学生,也即把所提问题转移给全班同学或


其他同学,这样既可以给教师提供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采用讨论法或其他方法,师生共同合作拿出正确的答案。教学案例如下∶有位老师上小语三册?朱德的扁担?一课,当教师讲到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更加爱戴总司令,都不好意思再夺他的扁担时,全班同学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被这位满怀激情的讲述推向了高潮。这时,一只胖乎乎的小手高举起,一个有趣的问题立刻蹦了出来∶“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记得‘朱德记,三个字呢〞?教师没有思想准备,不能立即作答,却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是呀,谁能答出这个问题呢?〞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有对全体儿童思维的激发。全班学生乃至听课的人都随着教师的反问陷入了深思。在儿重的心目中,解放前穷人不能上学,这是肯定的;不上学又怎么能识字呢?怎么能认识朱德的扁担呢?对一般小学生来说,这一连串的推理是很自然的。然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现实生活终于给孩子们翻开了智慧之门,答复下列问题的小手一个接一个的举起来,_‘他们读过函授学校。〞一个孩子用现代生活中的语句解释。“方向想对了,但说法不对〞。精明的教师既作了肯定,又作了否认。“办扫盲学校。〞另一个孩子的答案与故事发生的年代靠近了些,老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解放区办农民夜校〞,“红军叔叔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孩子们终于得出最满意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505d19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