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素质案例:杨利伟

时间:2023-03-02 05:0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杨利伟简历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65621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1983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20031015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世界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甄选:人们是否知道,我们首飞航天员的工作进行得多么慎重,多么庄严,因为我们是在挑选一位天之骄子。第一轮遴选工作是在今年七月初进行的。几本厚厚的航天员考核评定报告交到了一线评委手里,会议室里坐满了航天医学家、航天员训练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领导,向评委们进行着详尽的介绍和汇报。经过逐人逐项认真分析比较,从十四位航天员中选出了综合素质最优的五人。其中,杨利伟的评定指数名列第一。

九月初,又进行了第二轮遴选。对第一轮选出的五位航天员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根据强中选强,好中选好的原则,评委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又从中选出三人: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是按三人乘员组设计的:一名领航主任、一名飞船驾驶员、一名随船工程师。五选三就是按照这个飞行模式进行的。此次首飞虽然只上一人,但选出的三名航天员都要进入飞船发射谢准备的最后程序,都要做好太空飞行的一切准备。一直要到点火发射前的最后时刻,再根据对他们生理、心理的检测情况,谁的状态最稳定,就由谁担任首飞

经历:杨利伟似乎与生俱来就具备当第一的超常素质,但这绝不是天生的。从尖子飞行员到航天员的非凡经历,造就了他的可贵品质:既有紧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又有精细严谨的良好习惯。

在航校,我每一个飞行课目都是第一个放单飞。杨利伟他在航校是尖子学员,毕业后先后分配到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飞行部行,几乎飞遍了祖国的广阔蓝天。他飞过强击机、歼击机,飞行时间达到1350小时,飞行技能出类拔萃。有一次,他在新疆某基地参加强击机超低空课目训练,刚飞到艾丁湖上空,只听的一声爆响,飞机一抖,一台发动机突然停车。飞机侧滑着往下掉,他与塔台的无线电信号已被天山隔断,只能靠空域内的其他飞机为他导航。他沉着冷静,靠一台发动机将飞机慢慢拉起,艰难地爬高了500多米,飞越天山干沟,飞回机场,将飞机降落在路道上。当他从机舱内下来时,浑身衣服已全部湿透,战友们拥上前来同他拥抱,师首长当场宣布给他记了三等功。事后检查,发动机的一个叶片折断了。他后来在四川某飞行部队改飞歼击机,担任领航主任。全团训练空中打靶时,每次都由他驾机拖靶。训练结束后,他必须先把空靶扔掉,然后才能驾机返航降陆。他每次将空靶投到指定地点都投得特别准,新飞行员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是飞强击机出身的,练的就是投得准嘛。新飞行员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航天员训练开始后,我第一次考试就争了个第一。谈起这一点,杨利伟特别感谢所在飞行师的师长邵文福。19981月,他到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正式报到之前,去向师长告别。师长对他说:“我对你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术都不担心,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习,你要学习大量载人航天的相关知识。他把师长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做好发奋学习的思想准备,在心理上打了一个主动仗,一开始就好得了主动。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一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教材,16K的大本子,厚厚600页,涵盖了载人航天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飞行动力学、空气支力学、地球物理学、宇宙物理学、气象学、文学、天体学、航天器轨道理论、火箭推进原理、载人飞船系统组成、飞船结构、空间导航、太空飞行测量控制与通信等等。他回忆说,教材里面有些内容很深奥,许多都是当飞行员时没有接触过的,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最初三年,他晚上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第一次考试,除了从俄罗斯留学回来的两位教练员,他在新入选的十二名航天员中名列第一。学习基础理论这个最艰难的阶段过来了,他的成绩是全优。他越学越有信心:我对自己有底,我能行,我能学下来。

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入太空飞行,更比攀登蜀道难上万万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除了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素质,掌握深奥的相关知识,还必须接受一系列严格的特殊训练代表着艰难的极限。杨利伟在


航天员训练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他那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精细严谨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了作用。谈到航天员训练时,经常用到一个词叫做走程序。这是他在当飞行员时就养成的习惯,每次飞行训练前都要在脑子里先把程序走一遍。他每个飞行课目都能第一个放单飞,奥秘就在这里。在航天员训练中,他做得更细了,每次在脑子里走程序可以做到不漏一个动作,不错一个程序。他宿舍墙上贴满飞船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的图标,整天看啊,背啊,记啊,弄得很熟很熟。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还要把操作程序在脑子里复走一遍,自己先检查有没有错漏的地方,然后再去听教员讲评。经常是这样的情况,教员拿着考评录先问他:你这次做得怎么样?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次没有差错!教员对他笑了:你的训练没的说。

他胜人一筹之处,还表现在他总能通过仔细分析客观条件,找准突破点,通过主观努力去争得主动。在模拟舱训练中,十四名航天员轮流进舱操作,每个人轮到的时间有限。为了使自己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他用摄像机把模拟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拍摄下来,输入电脑,编辑成模拟舱直观景象,自己可以利用更多时间熟悉、默记。他对我说: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马上会呈现出一幅清晰的舱内景象,什么按钮在什么位置、什么开关、什么颜色,都记住了。甚至连哪个按钮上被手指磨出的发亮痕迹也都印在我脑子里了,闭着眼睛也能操作了。强化训练中,有一个数管失效应急程序,一旦飞船进入太空后计算机管理程序失效,马上要改为手动操作应急返回,一共有30多道指令、50多个动作,他做得分毫不差。强化训练阶段进行了五次考试,他第一次得了99.5,第,第二次得了99.7分,后面连续三次得了100分。他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我说::“我对自己越来越充满信心。

首次太空飞行,毕竟是一项超常任务,需要具备超常意志的人去完成。杨利伟对完成首飞任务充满了必胜信心。他的自信不仅表现在热情和意志上,更表现在他对自己适应能力的冷静分析上。他说,首飞中对他最大的挑战将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进入太空后的空间运动病另一个是一旦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对于这两项挑战,他都早就做好了主动适应的准备。 所谓空间运动病,就是进入太空后犯迷糊。如果抗不住它,到了太空肯定会影响操作。他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转椅训练是最难受的,但他每次都坚持做最长的时间,做最大的动作,以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强度。练到后来,教员说他这个课目可以免试。 抵抗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他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也有了这方面的体能储备。飞船升空后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急弹道式返回时航天员可能要承受8.5G载荷。他说:“我属于兴奋型体质,能在短时间内爆发能量,百米速度现在仍能保持1197。平时训练,我在离心机上做到8G载荷时心率仍能控制在110次。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再入时抗住8.5G载荷是有把握的。 谈到了太空飞行的风险。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冷静的、科学的、坦然的。他说:“载人航天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啊,我会坦然面对这种风险。我过去当飞行员的风险就很大,更何况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无论多大风险也值得。祖国要我去首飞,我义无返顾。此刻,我听到的是一位祖国之子的肺腑之言。

他也谈到了朝夕相处的航天员战友们。他说:“我们十四位航天员是一个光荣群体,互相之间即使有些差距也不会很大,谁担任首飞都能完成任务。最后选上我首飞,我是这个群体的代表,我要当好这个代表。 作为一个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意志

成功200310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140次/分。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10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己在太空的情况。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难得啊,难得。能在巨大荣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态,正是优秀航天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5994d176a20029bd642d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