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反思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两问: 一是我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本课我是运用观察插图法、情境教学法、音乐感知法、朗读感悟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合作探索能力。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没有全注音的课文。重在培养孩子,通过观图、朗读、理解感悟去实现对课文的理解。 并且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课堂教学两问: 一是我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是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意味着什么? 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易错字音及时纠正。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短暂,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巩固,老师的反复强调去实现易错字音的正音。 在课文理解中,有的孩子对不太明白小蜗牛几次出门几次回来,出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我通过顺序图式的板书实现教学。 给孩子更直观的图示便于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中对于角色扮演,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我先是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我当蜗牛妈妈,男生当小蜗牛,女生读旁白。然后找读书比较好的孩子去示范读,最后通过同桌互助分角色读,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要充分根据学情去调整并改变教学方法。 课后反思两问: 一是我的课堂教学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一些调整?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f70c0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