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精神分析 商学院-会计 121099179 杨梦雅 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精神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热议的社会话题。平民偶像的兴起带来了追星的热潮,偶像崇拜也因此褒贬不一。近几年,由于一些所谓“脑残粉”带来的大范围网络暴力,这一议题更是吸引众多人的目光。 偶像崇拜通常指对任何一种偶像、图像或物体的崇拜,是一个人对信仰着的象征物、对象信仰的极端。放置于当代年轻人身上,则更多地表现为对偶像明星的狂热向往、模仿。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心理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作为青少年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是他们能够接受,同时又能充分表现自我与独立意识的情感依托形式。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发展阶段,有着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内容。在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特殊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心理行为反应。而偶像崇拜只是这一系列心理行为过程的一个特殊的副产品。但是,不正确的偶像崇拜往往会带来拜金主义、过分重视外表甚者丧失自我。对于这种情况,必须深刻分析其内在的心理学因素,然后才能加以正确引导。 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意识、人格、本能和防御机制的学说,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基石。其中的一些观点或可对这一现象加以说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多在潜意识中进行,而潜意识又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通常被意识很好地驾驭,深藏于内。在儿童时期,我们被来自社会和父母的教导所束缚,严格遵守长辈的要求,潜意识中一些欲望诉求一旦被我们所受的道德教育判定为错误,就会被死死压制。或者可以说,父母长辈就是我们的标杆。而当成长为青少年时,我们有了自己认定的道德评判标准,但又不够完善,潜意识中追求独立,摆脱束缚的强烈渴望时不时冲破了意识的压制。青少年通常在此时与父母的感情出现裂隙。为了弥补因此带来的情感依赖的空缺,他们就很容易把目光投向社会上的偶像明星,认为他们完成了自己潜意识中所不能及的事,从而把他们视作代替亲情的一个情感寄托。 从人格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即原我,指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冲动。自我是个人自己可意识到的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是个人在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超我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道德内化,主要在监督、管束本我的冲动行为。在每个人心中,自我可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后者即希望达成的自我。很少有人会对自己完全满意,亦即两者之间是存在差距的。但在现实面前,青少年往往意识到自己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所以当有一个包装光鲜的偶像恰好接近甚至符合他们心中所求时,青少年会将对“理想自我”的追求移情到对方身上,产生崇拜的心理。某种程度上,这会避免青少年出现角色混乱,保持心理健康。 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会给个体带来焦虑——一种被感觉到的、不愉快的情感状态。一旦焦虑产生,自我就会运用心理能量,调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缓解焦虑,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便是防御机制的一种。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欲望、冲动归之于某一外部对象,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上存在于自己潜意识中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情感或倾向。青少年处于心理巨变的成长时期,内外的压力会带来许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为理智所斥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排遣。青少年不能将其表现,就只有投射于他人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标榜叛逆、另类的偶像能获得欢迎。因为青少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敢表现的特质,且内心隐隐渴望这种与众不同。 模仿——指个体潜意识模仿别人的过程。在这一情况中可以视作投射的延续。由于有了偶像作为行为榜样,青少年很可能觉得自己的欲望得到了他人的认同,将偶像视作知己,从而模仿对方的言行,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但这种行为往往会伴随着对偶像的盲从,进而使青少年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知。 青少年偶像崇拜还可以从生本能的角度解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种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通常被称为性爱或性,目的是消除性兴奋状态给机体带来愉快。青少年随着身体发育完善,个体欲望冲动的不断增强, 青少年也将儿童时期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移到青少年时期对异性的浪漫式依恋中, 突出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迷恋中充满了浪漫幻想,甚至是性爱的幻想。对异性名人的迷恋是偶像崇拜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种类。 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明星们的星光闪烁制造了独特的“天空”。同时,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动取向。价值观念变化使人们精神世界的偶像类型表现为从崇拜政治型偶像、道德型偶像、神圣型偶像向崇拜成就型偶像、生活型偶像、个性化偶像的方向转变。这正是那些气质迷人、有所成就的明星受到当今青少年青睐的重要原因。我们要重视过度偶像崇拜引发的问题,但也无需妖魔化这一普遍的现象,要以正确的心态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1]陈峰.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2]柳力平.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2008 [3]岳东,严飞. 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 中国德育,2006,1(12) [4]张海青,齐鑫.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分析 河南农业,2009,(12) [5]百度百科,偶像崇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4f649114791711cc7917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