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和赏析

时间:2022-07-25 09:0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翻译】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之,结构助词,取独;焉、耳、矣,句末语气词,三词连用加强语气,翻一个即可;凶,荒年;然,这样;察,考察;加,更。

②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翻译: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请以战喻,请,请让我,以,用,喻,打比方,做比喻;填然,拟声词;鼓,敲鼓,名词活用为动词;之,音节助词,无意义;兵,兵器,既,已经,既接,已经接触,即开始交战;弃甲曳兵而走,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走,跑,逃跑;或,有的人;百步,走百步,要翻译成动词,五十步同;以,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翻译时要把意思补出来;则,那么;何如,如何,怎么样)

③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翻译: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直,只;不百步,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要把动词翻出来;是,这;是亦走也,判断句)

④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翻译: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知,了解,懂得;望,指望;多于邻国,状语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于邻国”是一个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在句中常做状语,在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常放在谓语后面,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把它放在谓语前面,因此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我们会把它放在谓语前面翻译,故称其为状语后置)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农时,农业生产的时节;谷,粮食的统称;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鸿门宴》中曾学过的“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的“胜”与此同;斤,斧;以,按照;斧斤以时入山林,“斧斤入山林”当然是砍伐树木,以时,树木春夏季生长旺盛,不宜砍伐,秋冬季草木凋零,宜在此时砍伐,故曰“以时”《黄帝内经》中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即是此理;是,这;养生,供养生者,生活用为名词;丧死,给死者办丧



1


事,丧为动词,死为名词)

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树之以桑,以桑树于之,把桑树种在住宅场地上,省略了“于”“以桑”状语后置;畜,畜养,动词;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畜鸡豚狗彘;夺,失,此处意为耽误;谨,认真从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不负戴于道路,状语后置;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然而,这样却;王,称王,活用为动词;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⑦“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发,打开,此处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非我也,岁也,判断句;是,这;何异,有什么区别,于,比,跟……相比;“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都是“于的”宾语,共同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放到“何异”前面;罪,归咎,动词,斯,那么)

【赏析】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



2


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951c8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