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理学--镜中我效应

时间:2023-02-21 18:2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颗粒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他所具有的这种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比喻:每个人都私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为”镜中我效应“。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心理学家所提倡道德“不要再议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会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向慈善机构捐了50元钱,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人对“我”的认识——一个正在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我”认为,他人对我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

然后,我对这种评价和认识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认清了自己,相信自己就算一个热心、善良的人。之后,我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相反,在同样的例子中,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的人”,这个评价会让我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我会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我绝不是伪善的人。

有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女子抱着小孩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休息,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年轻人。但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位置来的。”

几分钟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外一个位子让给了带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的让座,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现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就占两个位子,你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听到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改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初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变成司马样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2c2ba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