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诗经>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感受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 2.认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反复咏唱的章法特点,体会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雅》分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课前预习】 1.注意以下加粗字词的读音。 睢鸠( ) 窈窕( ) 好逑( ) 荇莱( ) 寤寐( ) 芼之( ) 蒹葭( ) 伊人( ) 溯洄( ) 曦( ) 湄( ) 跻( ) 坻( ) 涘(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大意。 【课堂探究】 3.自由诵读《关雎》,概括主人公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4.《关雎》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蒹葭》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文所呈现的画面,感受其意境之美。 6.《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这样写有何妙处? 7.比较阅读:两首诗在内容、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课堂反馈】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 欢迎阅读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⑴.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 ⑵.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3.(1).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 (2).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个要点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6366e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