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检测题 一、选择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冗杂(rǒng) 恣睢 (zī) 嗫嚅(rú ) 徜徉(cháng) B.陌生 (mù) 蛰伏(zhã) 风靡(mǐ) 楠木(nán) C.跻身 (jǐ) 精湛(zhàn) 惬意(qiâ) 栈桥(zhàn) D.豁免 (huò) 渲染(xuàn) 膂力(lǚ) 愚氓(mãng) 2.选出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蓝,几乎透明似的。 B.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C.那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她的对手包括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强的、弱的,在不计其数的对局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精神矍铄,朝气蓬勃,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B他画的花鸟虫鱼,无不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C对于这种讲排场、尚奢侈的错误观点,我们不能随声附和,听之任之。 D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的在场听众获得了极大地艺术享受。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 二、课内阅读: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是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吧。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 (请求、祈求、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 (拿出、掏出、摸出)四文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5、这段文字开头的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A.交代了事物发生的时间、季节 B.渲染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C.说明孔乙己穿得太少,抵御不了寒意,引起读者同情。 D.为后文孔乙己要温酒驱寒作铺垫。 6、文中划线部分是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落到如此地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 A偷了丁举人家的书。 B 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和毒害 C好吃懒做,不学无术。 D 世态炎凉,无人相助 7、当掌柜问到孔乙己"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时,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从这对话中表现了孔乙己的什么个性特点?( )(2分) A心中羞愧,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B 若有所思,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C死要面子,麻木不仁,迂腐不堪。D崇尚圣贤,保住读书人的清白。 8、文中三次写到掌柜及众人的"笑",这阵阵笑声,说明了:( )(2分) A孔乙己的模样确实滑稽可笑。 B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群众麻木。 C他们和孔乙己是老熟人,这是一种友善的笑。 D他们笑自己的,与孔乙己并无关系。 9、以周围人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周围的人无聊取乐对照,更令人感到悲哀。 B这"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 C这"笑"充分表现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D孔乙己之所以被人取笑,是因为他深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毒害,成为任人践踏的对象,周围的人虽然明白自己和孔乙己一样是被压迫者,但为了给自己劳累而苦闷的生活寻求片刻欢乐,只有拿孔乙己取乐。 10、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之后命运如何,如果再用一段文字,通过掌柜和喝酒的人之口侧面交待出来,与原文的写法相比有什么不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样写意味着人们还关心孔乙己的命运,不能突出周围人的麻木,冷漠。 B这样写就不能突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不能表现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意义。 C这样写情节不集中、不凝练,不能较好表现孔乙己好面子的性格特点。 D这样写不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没有耐人寻味的魅力。 三、课内阅读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五、课外阅读: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六、课外阅读 生命的声音 余飞鱼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 2 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 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712a2f3169a4517723a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