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读之《父亲的病》(语段阅读中考题导读要领)

时间:2022-07-23 08:06: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朝花夕拾》导读之《父亲的病》(语段阅读中考题导读要领) 导读要领

1.主题: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2.人物赏析

1)圆而胖的名医

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他还自己为自己造“传说”(总不可能是病家造的传说吧?)造舆论;把自己和真正的名医叶天士先生相提并论,只为了给大家造成错觉。实在没辙治好周伯宜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如文中所说:“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2)陈莲河

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岂不是可笑至极?第二套药丸: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精妙”,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拿来治病。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到这里,周伯宜已经开始怀疑陈莲河的医术了,摇头是因为实在太贵。第四套:前世的事。这完全就是瞎扯了,公然的欺骗。周伯宜可以看出已经不再信任陈莲河了,于是摇了摇头。 3)衍太太

为了得到周伯宜死后的一份遗产而不惜教唆少年鲁迅迫害自己的长辈,一个毒辣的女人。迅却不得不听从,因为宗法家庭的规矩就是:晚辈必须听从长辈的话,没有商量。 4)在《朝花夕拾》里读到了青年的鲁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气。《父亲的病》《琐记》里写到,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确立学医救国志向,拯救孱弱的国民。学医救国《藤野先生》写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运动------弃医从文虽然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股无形的爱国热情,把每一位读者的心都点燃了。

语段阅读

3.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你从仅从那些地方看出家境的败落?

父亲口里说的虚虚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焦灼。

4、《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5、“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 答: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6、《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


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7、《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他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答: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9、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答: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

10.“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水肿又名鼓胀,这位庸医则用打破的鼓皮做成的丸药治疗水肿,即企图利用字面上的意思治疗疾病。不可能起作用。说明陈莲河是庸医,只会耽误对病人的医治;也说明当时世人的愚昧。

11.在介绍“败鼓皮丸”时,引出了“虎神营”,两者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这样写有何作用 不寻病理,不提高实力,利用字面上的意思治疗疾病,打败敌人,痴人妄想,荒唐的逻辑,迷信浅薄,毫无科学依据。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自欺欺人。 12.选文中画线语句揭示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巫医不分、迷信浅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c75a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