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吾”与“我”的概念,最早见于 《老子》:“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hè)而怀玉”。 “吾”指人的外在相貌及外向识神,“我”指人的内在品质及隐伏的元神。所以“吾”又被称为“幻我”,“我则被称为“真我”。 “吾”与“我”是同一人的表里关系,也是本末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成其为人,缺一不可。然而二者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中又发挥着 不同的侧重功用。“吾”以应事,我”以建本。因为自然大宇宙同样存在着现象与本体,所以人就以“吾”去应付现象,而以“我”去顺应本体,如此才能使本固而末存。 但是生活中的人都只知“吾”並竭力的显示“吾却很少有人知“我”养“我”,所以《老子》说:“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吾”赖“我”存:“我”赖“吾”养。根深叶方茂,叶茂根越深;松柏常青青,离不开叶与根。 现时生活中的人,忙忙碌碌度终生,而在那忙碌中尽用者“吾”,以“吾”的显耀而耗尽了“我”,但却又至死不悟,人们总以为“吾”就是“我”,其实他们何知“我”之本真? 《阴符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者吾,木者我,火生于木者人生,吾与我共同构成了人生。人生者,过程也。要想使人生的过程更久些,那就需处理好“吾”与“我”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好“吾”与“我”之关系;即“圣人被褐而怀玉”,“圣人不巧,时反是守”,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能如此者,则是敛“吾”而养我”,“我”固则“吾”久,人生长绵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d8201f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