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二.《长江》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内容。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内容,同时也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南方地区及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 三.教材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包括“第一大河”、“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四、教学目标: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源头、入海、长度、所经省区和地形区等概况,学会研究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 2、将长江水系图与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对照使用,分析长江在水能和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使用多种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 3、通过描绘长江干支流简图,培养学生学地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长江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长江干流纵剖面图等多种地理图表分析地理问题。 2、描绘长江干支流简图,将以往的读图发展成为读图、绘图、填图,形成多元化的地理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地图教学。 3、通过多媒体互动策略让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愉快,并且影响深刻。 4、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奔腾不息的长江的各方面的巨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2、通过长江风光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进而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五.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学生在前面已学过有关地图、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在本章第一节中国的河流中,他们已初步掌握河流的分布和分类、水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是对前一节课知识的延续。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他们比较喜欢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山川河流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3.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六.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长江水能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 2.长江航运的开发。 (二)难点 1.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长江水能资源的成因。 3.长江航运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比较法等方法。教学方法是多样的,针对不同课堂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除了保留传统的讲述法等方法外,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网络等。 八.教具准备及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学习资料 3.学案 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长江之歌》 学生活动 歌曲和长江风光欣赏 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对易混淆以及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提点 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 由此引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解决实[授新课] 环节一:第一大河 【导学案检查】科代表汇报“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 【课堂点拨】1.金沙江不是长江是支流,而是长江干流的一部分。 2.长江主要支流、四大城市和两大湖泊的识记。 【课堂抽查】1.宜昌、湖口分别属于哪个省? 2.中国的第一大河是谁?从哪些方面体现? 环节二:“水能宝库” 【资料】长江是中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过渡】那么,水能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导学案活动】你认为应该将发电站建在什么位置,理由是什么?把自己的观点说给小组成员听听。 【PPT】展示长江干流落差示意图 【问题】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学生思考完成 际问题 读图分析回答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83fb8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