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追和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出苏对陶哪几点上的体认?

时间:2022-11-19 22:1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之《和陶诗》,从《和饮酒》开始,实际经历了由形似到神似的过程。在《和饮酒》时期,苏轼一改其豪放(钱钟书以为“清雄”)诗风,转向恬淡自然的风格。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中,引述苏轼的话,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轼追求的恰是这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格调与形式。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一改对唐诗的因袭,而推尊陶诗的平淡自然开始,至苏轼大规模追和陶诗,不仅使苏轼本人诗风甚至宋诗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自然平淡成为宋诗的主要成熟的。这在苏轼的《和陶诗》中,即有清晰的表现。《和饮酒》是初和陶诗,但以东坡之才,首先实现了格调上的相似。

我们不妨以渊明的《饮酒》之五与苏轼的《和饮酒》之五,作一比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之五)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金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苏轼《和饮酒》之五)

苏轼运用五言古体的形式,语言朴实自然,格调简古恬淡,与陶诗如出一辙。但似陶 而又非陶。我们细读两诗,陶诗表现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宁静淡远;苏轼的和诗,则让人感到外似旷达,内实苦涩,包含着淡淡的苦闷与忧伤。在形式上,苏轼虽尽量收敛其锋芒,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生命流动、乐天知命的顿悟,都包裹在质朴平淡的外衣里。这一切虽然与苏轼的个性、气质、风韵有关,但在实际上却是他努力经营的结果—— —追求以平淡蕴绮丽、简朴含深沉、情深而语淡的陶诗境界。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由于时代与个人所处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个性气质与审美趋向的不同,所以当其内心情感化为诗歌时,表达方式乃至风格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苏轼在走近陶渊明的过程中,由于他与渊明之间的“心理距离”,要做到相同一致,自然是分困难的。他只能凭借其诗才,首先达到了诗歌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他把自己的情感 “移植”到陶渊明诗体形式里。这就出现了似陶而非陶的情形。

随着苏轼被贬谪到惠州,后到儋州,生活极端困苦。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中描绘当时情景:“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张耒《柯山集》亦云:“苏公黜官,贬走数千里外,放之大荒积水之上,睮粥不给,风雨不蔽。”此时的苏轼,并不是自愿皈依山林,也未想归田隐居,他是在政治高压下坠落到生活底层的,其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这与陶渊明 “欲仕则仕,欲隐则隐”相比,苏轼精神上的压力来得更深刻、更沉重。在谪居期间,一位送饭田间的七十农妇对他说:“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作词称其为 “春梦婆”这时的他,也曾向比邻的农民乞求蔬菜,乡民们自动帮他筑屋葺居。这使他了解到儋民的穷苦:“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因而,此时的苏轼再“细和渊明诗”时,生活的境遇使他逐渐走进了渊明心灵的深处。他在《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说:“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此时的东坡居士对佛、道的静寂亦


有深悟,他说: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和刘柴桑》有了此种思想境界,苏轼和陶诗,才由形似而趋神似。如他的《和归园田居六首》之一: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与《和饮酒》时期的苏轼相比,其“当世之志”则更为淡化,对自己的宦海浮沉,更淡 泊视之。心灵的宁静化为和陶诗,内容上已经以田园生活为中心,淳朴的生活场景与《和饮酒》时那种“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已迥然别是一番天地。此时的和诗风格也从《和饮酒》时那种外似平淡、内含豪荡而趋向平淡闲远,形式上更加“陶渊明化”,也就是说苏轼晚年平淡自然的诗风日益成熟。所以,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卷一引黄庭坚语,说:“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作。至惠州《和田园》诗,乃与渊明无异。”可谓切中肯綮之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61510cf78a6529647d53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