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策论文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主体能够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的、有价值的人看待,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区别于客体和他人的主体,主动地协调自己与社会、文化、自然、他人的关系并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主体意识是一种积极的信念,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学生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发展其主体能力,塑造其主体人格。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从多方面、整体的角度来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使其具有主体学习和主体创造能力的教育。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三个部分。主体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影响其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从而影响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其次,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2l世纪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伴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转变,高校德育环境也需随之全面优化。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主体意识的培养。 再次,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主体性诉求,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当代青年崇尚自主独立、实现自我、奉献社会,主体性诉求比较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种主体性诉求也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不能结合新情况、新形势予以创新,一味守着陈旧教条和内容进行灌输,扼杀学生的主体性诉求,就根本无法满足趋于成熟的大学生智力和个性上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高校德育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无论是德育工作者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这种意识,并强化这种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创新能力还很虚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很突出的一点还是象牙塔内的教育,具有僵化、封闭、划一性,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发展变化中的人,这实质上扼杀的就是学生的创造力。虽然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好成绩,但动手能力却较差,能满足提出的要求,却缺乏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性还不完全具备。我国当今的大学教育,仍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拼命记笔记,这种师父带徒弟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主性。他们普遍有一种浮躁心理,什么热门学什么,存在着一窝蜂现象,只求表面的东西而不注重打内功,一旦踏入社会,他们更是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 三.墨守成规,缺乏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对受动性的一种扬弃。它可以使主体的实践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程序性。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一些问题将比以往更加复杂,竞争会更加激烈。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大学生应该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人,而不应该是等待岗位就业的人。我们的学生正因为依赖思想过重,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只是凤毛麟角。 四.随大流,选择性能力较差。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信息是巨大的,在这些信息的背后,有些是隐含着不纯洁的目的。因此,在多信息面前,对信息进行筛选是必要的步骤。但是我们的学生常常是茫然不知所措。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目前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环节还很薄弱,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长期以来,受旧的教育观点束缚,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基础教育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始终在教育的时空范畴运转并推到了极至。基础教育存在着一个根本性弊端,那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权力和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意识,突出表现为缺乏鲜明的个性。学生升人大学后,由于受其影响很深,自身的主体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可以说,应试教育是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极大障碍。 其次,是发展成熟过程中的阵痛。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已步人青年期,在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逻辑思维有可能在少年和青年初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种发展常常有一定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是惰性心理和进取心理的冲突,或者说,是主体性心理与依赖心理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导致大学生的内心不稳定,一方面促使他们不断进取,走向成熟,进而发展主体意识,形成主体心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偏向于依赖心理,导致主体失落。 最后,也有教育方法上的原因。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国际上是非常重视的,从国际性的教育思潮看,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与“发现法”原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罗杰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思想,等等。他们无一不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而我们的教学方法还是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学生在下面使劲地记,根本不允许学生有时间去思考问题,这使得徒弟很难超越师傅。而且现在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剧增,教学课堂也越来越大,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方法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施行。 现在,我们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让他们自觉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 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面,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影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素质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广泛研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实践式、参与式、启发式、案例式、谈话式等等,同时要转变教学思想,把课堂教学目标从单一的“学会知识”转变到“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觉学习的观念,掌握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去发现、探索问题,善于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 二.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主体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得到统一的唯一杠杆。为了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适应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教学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自理能力等,大学生描述自己是“试探着向社会踏出一只脚,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坦诚地裸露着我们真实而孤独的现状”。通过与社会接触和交锋,大学生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残酷。为了生存,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有所作为,只有靠自己,靠提高自己的主体能力。 三.发掘学生的“三自”潜能。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育已具备了自我管理的可能,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就是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作用,使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较准确地切合学生的自我管理动机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95157fc5da50e2534d7f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