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等概念的论述

时间:2022-12-13 16:27: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平等概念的论述

摘要:平等观念持久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人们对平等的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天赋人权说法,也有完全平均化,更有影响人们最深远的马克思学说。对于平等这个问题人们无时不在争论与探讨。

关键词:平等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思想有如平等观念那样强烈而又持久地影响这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以来,平等观念始终与人类历史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在各民族历史上,每一次反抗专制、压迫和剥削的民众运动,几乎都是以追求平等为口号和武器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平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无论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无不在追求平等。而对于平等到底是什么,在如何看待平等问题上引起了无穷的争议。

关于平等的概念,在几大辞典中有所注释。佛教认为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称平等。①而《辞海》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上处于相同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②《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定义为: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③《哲学大辞典》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④综上我们可知,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的相同。

早期基督教的理论认为,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具有共同的人性,即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去追求地位、荣誉以及他人的尊重。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有享受同等自然条件的权利,所以没有人能比其他人的地位更高,大家在各个方面都是同等的。我认为我可以理解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是一种全社会平均化,这种看法看似达到了全面的平等与公平,但是我觉得这是不人性化的,对于物质我们可以这样来这样平均划分,而人们精神层面的众多事物,我们是无法去简单地平均。此外,每个人在某些生理条件上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些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平均化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天赋人权是很多西方国家立宪的根本依据,至今对全世界的人们产生深远影响,而使我们国家冲破愚昧与压迫的正是,“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所给的希望。

而对于平等的理解,马克思则认为“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自由发挥才能和满足需要的平等条件和权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阶级对平等有不同的理解。”⑤具体说,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使




全体社会成员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完全相同的地位,人自身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时,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正如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归于荒谬。”⑥“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⑦。恩格斯还说:“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点仍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是与此完全不同的,这种平等要求更应该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从这种相对平等的原始观念中得出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的结论,要使这个结论甚至能够成为革命中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东西。⑧马克思主义者还从政治、经济以及人权等角度对平等作出如下解释: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⑨⑩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定义平等的概念应主要考虑到以下五个因素:其一,明确平等的主体,将平等主体的范围,由人们扩展为地域、国家和民族等,平等的主体不光局限于人。其二,明确平等的程度,平等的程度是同等,而不是没有任何差别的相同,完全、绝对的平等是不现实的,平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其三,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利同等重要,享受同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是平等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四,明确平等的范围,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里实现和发展平等。其五,明确平等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制度,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憧憬平等理想,培育平等观念,创立平等理论,健全平等制度,争取最终实现平等。⑩

而根据以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平等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上不同的社会主体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各个领域里享有同等的权益和履行同等的义务的理念、原则和制度。我认为这是为之和理的说法。 参考文献

①《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94. ②《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10页。 ③《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e9497b1711cc7930b7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