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与唐诗

时间:2022-11-09 21:1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中的“禅意”

古诗是传统文化载体之一,虽然被世俗公式化了,但是,毕竟是神韵文化,在意境的展现上往往能超出一般文体形式,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修炼人悟道心得的意境:禅意。

古诗名篇《江雪》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江雪》就是在这个期间写下的。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虽然革新失败,身受牵连,柳宗元并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信念更加坚定不移,好象众人都已离经叛道,众叛亲离,唯有自己能独守道义。有长期打坐实修经验的人,从这首诗能也看到打坐入静后的一种:有我无念,一尘不染,不为外景所动的状态。柳宗元其实是个修道人,李白也是修道的人,两者只是修道达到的境界有所不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表现出了与柳宗元《江雪》相似的“禅意”: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诗意:有志向的人都各奔前程了,看淡名利的归隐独自享清福去了,唯有我能守贫安道啊。

这两首诗不同的是柳宗元的《江雪》表达了一种不为外景所动的“无我”的修为,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还在强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内境不纯心有所牵挂,还没达到柳宗元的“无我”状态。但是,柳宗元的《江雪》表达的意境却低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并不矛盾。

大医治国。一个国家的整体状态和人的身体状态一样,人得病是过去业力所致,国家正常管理之下的机构和社会的混乱,其实是这个国家人的共业所为,当国家的官吏和社会处于混乱或战争状态的时候,就是群体消业的时候,靠行政管理是解决不了的,强行推动政改的


结果就是雪上添霜,最终祸及自身,只有当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的合理行政才能贯穿到底,这其实也是“天人合一”学说的一种表现。因此,历朝历代中、后期的变革者往往都没好结果。柳宗元在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的时候,并不明白“天人合一”的道理:人间大的变化,是天象变化带来的,人顺天意而行才有好的结果。其存世的诗文基本都是被贬柳州以后的作品。而李白却是一个能跳出普通人的思维,其诗文《独坐敬亭山》中“身在红尘,心在方外”的境界,这是柳宗元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了。

唐诗是古诗文化的巅峰时期,达到了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其实,不是诗文的所谓文化艺术难以逾越,修道人的清净内境是一个普通人不通过修炼,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的,而唐朝诗人基本都是佛道两家的在世修炼者,其文化巅峰是佛道两家的修炼人造就的,这才是唐诗之所以难以逾越的根本原因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41ee1af90f76c660371a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