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 灯火阑珊处 4中 程子怡

时间:2023-03-01 05:00: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曾言治学有三境界。看过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经过了“衣带渐宽终不悔”,最终才得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深处。”我想古往今来治学之人不少,可真正到达第三重境界的,何以寥寥?

有人一开始便将自己放得很低,不求精透,只求略懂,得以安身立命就好。有作家曾将写作比作登山,众多登山者都是冲着红叶去的,只有少数向着险峻的冰峰攀登。其实何止写作呢?若是一开始就是怀着随意求安的心去治学,是不可能静下心来深透学问的。此类人治几年学小有所成,便开始出书讲学,因而文化市场看似繁荣,真正掂一掂,有分量者,不多。

惟有那些志存高远,心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险峰。山路险峻,人迹罕至,可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出这些人的可贵。闻一多勤于著学,被人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沈从文被打倒之后,虽放下了描绘边城的笔,却投身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外界动荡,可他们心内安稳,登顶一座又一座看似不可能的险峰。

我常想起张岱,少年时阅尽人世繁华,然而战时家道中落,昔日贵公子身处破庐,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而他却不自哀,发奋治学,不仅完成族谱,还作有《西湖梦寻》等著述,即使条件艰难,于学问,他却始终笔耕不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勇于攀登险峰的人,我们的精神层次才被提升到一个更高领域。他们的研学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引领我们向前,去追寻美——张爱玲不就曾说她踩在《红楼梦》上摸到了月亮吗?他们不仅照亮了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也为后来的求学者点明了继承与发展的道路。

文化研学需要第一二境界的人,他们拓宽了这一领域的宽度。然而我真正敬佩的是那些探求学问高度的人。他们有理想,不为外物左右,执着求学,为当时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纵使世间纷纷扰扰追名逐利,其人其学,却仍在灯火阑珊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606eaa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