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教学改革之路走了这么多年, 我们也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为 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 用得最多的莫 过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但我们发现这方法有一个通病: ( 1) 兴趣冲淡了学习的目的性, 学生可以实现在玩中学, 可很难把握 住让他们在学中玩,收效离实现高效的理想有距离。( 2)情境 教学不易操作,很难找到切入点,且学生的兴趣不能持久。经过 “临帖”活动, 我们又对课堂有了新的认知。 若想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自身得有动力。所以真正能够鱼跃龙门,破茧成蝶,我们还 需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转。 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呢?我们还得从课堂机制这一隐性因素 谈起。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名师们赴各地示范、讲学,于 课前或者课中, 无一例外地要为教学活动做些仿佛与教学内容无 关的铺垫,其实他们也是极力想通过这个过程来告诉我们构建课 堂机制的重要性。 可为什么我们在名师观摩课上总是忽略或者从来就不认同 那些机制的重要性呢?我想可能不外乎两个原因:( 1)我们太 过于迫切想看到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而无视对亮点形成过程的 铺垫。( 2)我们过于随意地臆测了这个过程的目的性。加之名 师们临时建设课堂机制,运行难免生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就难免让不知就里的教师扼腕叹息了。 实践使我们明白, 机制 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时间的具体操作方能见效, 尤其 是学生方面, 如果不让他在既定的制度下生活一段时间, 他很难 接受新环境下的潜规则, 这也是名师们赴各地示范课堂最大的障 碍。一经适应,课堂就会呈现蓬勃生机,只因积极参与学习是优 秀课堂机制下学生的能动反应,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诱发、引导。 那么,成功的教师是怎样建立起这样的课堂机制的呢?我想 最基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合作是基础 建立合作机制的任何单位,就是为给合作者搭建一个大舞 台,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以此来触发集体发展的 动机,从而使社会的舞台呈现无限可能的、多样的发展趋势。课 堂上如果没有合作这种同学关系, 就意味着掐断生生之间的无限 可能的、多样的联系,呈现相对独立、单一、呆板的课堂活动。 更为不利的是, 当课堂失去合作所具有的无限性和多样性, 课堂 本身也就不再五彩缤纷,甚至会暗淡无光。《学记》中也讲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能够建立科学的合作机 制,积极为生生互动搭建活动平台, 就是为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 和广度,使知识充满趣味性、探究性,为学生的现前、将来的发 展提供无限可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2. 自主是门户 让学生自主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放手, 必须抱定一颗给学生自 由的心。如果不能放手,就意味着课堂还没有开始,教师已经关 闭了一切让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的门户,也就谈不到开放,所以, 打开这扇门户,我们就能见到高翔的鸟,关上这扇门户,我们只 能看到学舌的鹦鹉,我们再不能伸出关闭这扇门户的手! 好的机制是一条神鞭,每当你挥动这充满魅力的“鞭”, 你 的“羊儿”会随顺你的“鞭”影, 纷纭奔赴草场。不过这“鞭” 的魅力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依据理论,根据实际不断实验、结、提炼,反复实践,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d25178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