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

时间:2023-01-23 06:37: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

摘要: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而言,可谓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它依然熠熠生辉。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还对当下个人修养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往中国人的血脉里注入了“兼恭、宽厚、诚信、勤敏、施惠”的仁人品德;向华夏子孙的个人修养中添加了“自强不强、正道直行”的优秀品德;让炎黄子孙更加注重内心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

关键字:传统儒家文化、个人修养、仁人品质、自强不息、内心修养、意义深远。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换言之,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家文化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儒家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创新,而其对当下个人的意义也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待人接物上影响重大。当下人们所追求的谦逊恭敬、宽容厚道、诚实守信、勤劳机敏,都是源于儒家文化中的“仁”“仁”是孔孟时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而“恭、宽、信、敏、惠”也是儒家文化对仁士的五个要求。

“恭”是谦恭。孔子言“恭则不悔”,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自己的人生过的有尊严,不招致无端的冲突乃至灾祸。你就应该毕恭毕敬地对待别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正所谓:不真不诚,难以动人!这想必就是当下我们对人谦恭的依据吧!“宽”是宽厚。孔子言“宽则得众”,在传统儒家文化中讲求折中的思想,凡事都留有余地,所以处理他人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情况时,不会把事情极端化处理,而是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便能得道众人的拥护。 “信”是诚信。孔子言“信则人任焉”,即为守信用的人,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传统儒学思想认为信是立人之本,这对当下个人修养也同样适合。一个人失去诚信,也就失去了信任,而信任本就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之一。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做到儒家文化中的,又哪里来的作弊,哪里来的假药、黑心肉呢?如果个人修养达到了诚信,又哪里会引来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呢?是勤敏。孔子言敏则有功,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有勤劳才能获得成功。这告诉迫切渴望成功的当下人,成功并非是凭空而来,只有勤劳才能获得成功,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当下人渴望成功那颗浮躁的心正是不懂的意义的体现。再有就是了,孔子言惠则足以使人,字面意思就是说,对别人施以恩惠才能让人更好的为你所用。我想这是当下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个人修养,就像一位成功商人所说“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只有给员工以足够恩惠,企业才能具有持久竞争力。

其次,儒家文化还影响了当下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正气直道的民族气节。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那便是理学理学也就主导了中华民族精神。

当下我们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就是理学大家所提倡的重要精神。在儒家文化中“自强不息”意味着一个人应该:立功、立德、立言。这也就是所谓的“三不朽”!细细想来,这三不朽对当下个人修养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一个人应该有立功的信念,这倒不是鼓励我们每个人都要汲汲于功名,而是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追求。这恰恰也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立德了,中国古代讲求立德,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的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立德呀!如今社会,“德”字尤为重要,我暂且把“德”简单的理解为道德和品德。良好的品行、优良的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是我们立足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的“立德”远比他“致慧”来得重要得多。最后便是“立言”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了。所谓“立言”,便是指提出真知灼见。这是在告诉我们,个人修养里应当注重“言”的质量,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说话时,应当说那些重要有含量的话。至于废话,多说无益,反倒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了。“功、德、言”是古代君子自强的内


容,也应是当下你我个人修养的必修课。

除了自强不息,中国的民族精神中还包括正气直道的民族气节。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气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正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才塑造了不屈的气魄和桀骜的性格。所以苏武甘愿于北海牧羊十九年也不愿投降匈奴,所以文天祥宁愿在壮年送命也不耻沦为叛贼,所以朱自清宁愿贫病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侮辱性的施舍。实,这种精神不仅这些伟大的人应该拥有,我们平凡人也应该具备。一个人只有学会正气凛然,只有拥有了正直的气节,才能够坦荡的行走于人事。一个人只要始终去维护心中坚信的真理,很多看似两难的抉择会变的轻而易举。也只有当一个人心里拥有了不可动摇的,愿意以包括生命在内的任何东西去守护的气节,才不会面对困难显得畏畏缩缩。这,便是我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气节对个人修养的浅薄理解。

最后再来说说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探索内心与追求实践的意义吧!以王阳明为代表思想家的心学体系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体系极大的助长了中国崇尚、注重内心的文化方式,也极大影响了中国人注重内心探索的思维方式。心学认为个人修养应该按照“知行合一,求理于心”八字来进行。虽然心学在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但这对当下个人修养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来,心学注重探索内心这一观点有利于个人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来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只有真正用心认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既不自傲也不自卑。也只有直指本心,才能明白自己的过错与成就,才能更好的总结过去从而展望未来。在现代社会,我们中有太多人遇到抉择,会注重家长的想法、注重朋友的想法,注重上级的想法,却忘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出了差错,会埋怨伙伴,会责备客观条件,甚至会责怪旁人未提醒,却忘了摸着良心反省反省自己。二来,心学注重实践这一观点有利于培养个人实践能力。心学讲求“知行合一”正是强调了要把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对当下的个人来说,当中的“行”更是十分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若只有关于理想的设想,没有去付诸实践。哪怕是宏大无比的抱负,最终也只得化为泡影。孙膑“纸上谈兵”正是因少了实践,最终才会一败涂地。哲学上来说,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虽然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 更好的改变自己,但不付诸实践的自我认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完善自己才是你最终的目的。可见,在个人修养中,实践的不可或缺性。

结语: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虽然,如今,大至国家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对几千年后人们个人修养的影响依然巨大而深远。如今,中国人在个人修养中注重仁人的品质、追求自强不息的品格,注重内心修养和实践精神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甚至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种优秀的文化不会因时间而褪色,而会在岁月的洗礼下更具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a26a5476a20029bd642d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