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时间:2022-04-24 04:00: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高一(5 郑筱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且延绵不断,在坎坷跌岩中始终未曾终绝,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广容度、同化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伦理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人阶级社会的。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因此,整个社会血缘亲情意识是相当浓厚的。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因而带上了浓厚的伦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学,其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人伦道德而展开的。中国伦理政治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方面表现在重人伦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加强道德修养,使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消极面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人伦,轻自然,这使得中国长期以来不大注重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自然科学始终处于落后发展状态;二是重礼治,轻法制,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体,轻个体,个人在家庭、宗族和国家中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国家意志,处处都得体现群体的绝对“义务”,否则便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儒、道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其文化因子已深深地焙在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中。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占主体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文化的内容一般说来可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文化;二是涉及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文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二是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有着深厚的根基。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华,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遗产,使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我认为用于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传统文化精华是: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人们在现代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勇于拼搏,全力开拓。第二,先义后利的精神,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在平等、公正、诚实、道义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第三,求是务实的思想,脚踏实地地搞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第四,“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坚决抵制欺诈、坑害、挖墙角、使诡计、不正当竞争、不讲信誉等现象。在人际关系方面,“和谐’’的环境有利于 经济增长,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品质,它形成于以往的岁月,却渗入了每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凝结着每一时代人们的思想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创新和发展,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于未来的一种价值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活力,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历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吸收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厚土,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与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闻发与新运用,又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既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又给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必将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优秀遗产,这些思想精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03f3c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