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格律诗的看1 (2)

时间:2022-11-25 20:1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格律诗的看法

谈到格律诗,大家都知道格律诗是唐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诗歌形式。唐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改革。把四声二元化。同时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了永明体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即律诗。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官学大振,历兴之文,能者互出;而又观之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而其中所指的“沈宋”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这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这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而且具有推导和连而类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律。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也可以推导出七律、七绝等七言近体诗的形式。唐朝各种律诗体式的定型,为唐代以及后世诗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格律诗成型于唐,发展于唐,兴盛于唐,在唐代形成了一个顶峰,“唐诗是后世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在我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唐代不仅经济繁荣,且对于文化的态度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这就使唐代的格律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既有王维孟浩然式的以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人。也有王昌龄崔颢型的提倡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创造的慷慨奇伟之美,也有像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恣意纵横,随心所欲的挥洒。

格律诗之所以能在唐朝定型,就能迅速发展,且能集大成,这与唐朝的政治发展也是分不开的。

唐朝初建,国家统一,南北文学合流,朝代的变迁,使不少诗人重视抒发自身情怀,诗中有一种慷慨悲凉的力量,有一种壮大的气势。 “初唐四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又涌现出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群体。格律诗既有淡泊宁静的田园风,也有想建功立业的豪侠风,有清新优美的细致之笔,也有粗犷豪放的慷慨之情。风格多种多样,但是总体的基调都是向上的。

安史之乱之后,盛唐格律诗中的理想色彩消退,人间的艰辛,使之有了更加生活化的倾向。对时事的思考。对民生疾苦的体会,都赋予了这个时期的格律诗


以新的内涵,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诗圣”杜甫就是这个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中唐到来时,诗人们受到过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空前战乱,经失去了盛唐诗人的意气风发,不再有非凡的自信和磅礴的气势。大量的诗作都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格律诗也从雄宏的风骨气转向了淡远的情致,气骨见衰。然而在大历年间一度中衰之后,在唐德宗至穆宗间又渐趋兴盛。此时的格律诗又转向了另一个方面,人们着力于开辟格律诗的新途径,对之进行技巧意象等的创新。唐诗在中唐大变,迎来另一个高潮。

然而随着唐代的逐渐衰落,格律诗也终于走到了它的最后一个时期:晚唐。由于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唐诗风貌再次改变。士人眼见社会衰败,诗作中多怀古伤今情绪。在仕途上找不到出路,寄情于闺阁,格律诗中又多闺阁情怀。并称“小李杜”的杜牧和李商隐可谓这两类的代表。

纵观格律诗,兴于唐,衰于唐。中间几度兴衰。兴盛时的盛况自不必说,然而即使衰落之中仍然高潮迭起,杰出的诗人辈出。这与唐朝的历史大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其他朝代无法超越和模仿的原因。格律诗在唐朝经过定型、发展、兴盛、衰亡的千锤百炼,终于铸成一座高峰,万世景仰!



桃花开尽李花发 龙吟虎啸勿自夸 江山代有人杰出 千古岂惟独谢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92dc77f46527d3240ce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