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原文及赏析 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原文及赏析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 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名花:牡丹花。 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得:使。 解释:了解,体会。释,一作“识”。春风:指唐玄宗。 春风:代指君王。 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或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天的.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三首,这是其中一首。 赏析 这首诗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d261a6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