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教学设计 大石桥市高级中学 姓名:张玉娇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高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词的相关常识。 2、了解诗人周邦彦的生平经历以及《苏幕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2、掌握鉴赏诗歌的常用方法,特别是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布置预习,通过导学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复习词的相关知识,并了解作者周邦彦的相关介绍,在课堂上通过抢答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2、小组pk与讨论,通过小组pk让学生学会诵读诗歌,并理解诗歌的情感。 3、点拨法,教师适当的提示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诵读法,通过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词中抒发的羁旅之思和思乡之愁。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完人教版必修的五册书,对于词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这节课通过选修教材中的《苏幕遮》的学习带学生总体复习词的相关知识。【近几年高考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增多,在诗歌鉴赏的考察中对诗歌的相关常识考察的趋向明显】同时,学生之前已经接触到许多羁旅行役诗,但是通过考试看出学生对这种题材的诗歌掌握的还不够,因而我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对于羁旅行役诗中常见的的情感和手法有进一步的掌握。 三、重点难点 1、掌握词的相关常识。 2、体味诗歌的情感并掌握这首词的抒情手法。 四、教学过程 1、抢答 通过抢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词的相关常识的掌握以及对作者的了解。【导学案上有系统的介绍,这也是对学生导学案中阅读部分的核查】 2、诵读文本,体味情感 要读好一首诗歌,读准字音只是一个基础前提,真正的会读诗歌,读好诗歌,是要把其中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每句话应该怎么读。【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品味诗歌情感的过程,通过诗歌的诵读品味情感,在情感的指导下诵读诗歌,让学生通过情感诵读与诗人产生共情,让品鉴诗歌不在仅是为了考试得分,也是让学生在其中发现美,欣赏美,最后真正的喜欢品鉴诗歌。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问: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变化【这是对前面诵读诗歌,品味情感的总结,也是高考考查诗歌鉴赏的问答方式。学生在之前分析完如何诵读,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3、鉴赏诗歌中的典型手法 作者在这首词中是如何抒发思乡思友的情感的【这是高考中常见的诗歌鉴赏考查题,这种问法一是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问的是抒情手法,二是考察学生对羁旅行役诗的常见抒情手法的掌握度】 直接抒情 触景生情 对写法 4、拓展探究 赏析范仲淹的《苏幕遮》,比较这首词和周邦彦的《苏幕遮》意境和情感上的异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365830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