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说课稿 今天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示儿》,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该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击金兵未成的遗恨,又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安排在六年级上学期,今天虽是借用五年级学生上课,但我认为对于像这样以叙述口气所写的诗,学生借助于注释基本读懂诗句意思,应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本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的朗读和欣赏水平。 对于本课我的最大希望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淡化诗意解释,强化情感体验。 古诗以凝练的语言叙事、写景、抒情、构境,因其凝练而形成了许多极富美学张力的空白处。这种空白是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以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的,这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而我们通常的古诗教学往往强调对古诗实行逐字逐句的解释,这样做固然使得我们的理解变得清晰,但同时也是对诗歌美感的一种破坏,总的说来我以为仍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今天的课堂上,我尽量把诗意的解释实行淡化处理,而着力于引导孩子们: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通过吟诵,让他们与诗人作一次近距离的心灵对话。 2、加强诵读指导,追求多元共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诵读指导上我尽量追求多元化,通过配手势朗读、据声调朗诵、接读、和读、配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特有的音律美、情感美、意境美。对《示儿》这样的诗,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而也会有不同的诵读,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感悟又会有其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倾向,所以就有了共振形成的可能性。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读传韵、以读悟境、以读传情,就是为了追求这样的共振,进而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在的情感共鸣,真正发挥古诗的艺术感染力。 3、适度拓展学习,力争全面感知。 “诗言志”、“诗缘情”,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情感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情感的脉搏。《示儿》这首诗之所以感人,我以为并不但仅由于这首诗本身,其实感动一代代人的,更是它的作者——诗人陆游。陆游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能够说是在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中度过的,然而这种渴望却最终成为了千古的遗憾。《示儿》,正是这个生的渴望和千古遗憾状态下的集中爆发。所以,要真正读懂《示儿》,就必须读懂陆游,就必须读懂他的渴望和他的遗憾。所以,在活动三,我在适度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拓展陆游的爱国诗句,以期学生能对陆游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粗略的感知,进而加深对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理解。 当然,对于本诗的教学各人侧重有所不同,是“诗”与“史”结合,还是“诗”与“人”结合,得看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本节课我是在使用“诗”、“史”结合的方法在学校试上以后,调整到“诗”、“人”结合上来的,至于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还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85a7b4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