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材分析

时间:2022-05-25 17:09: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场亲情与友情的冲突

------记《羚羊木雕》课堂教学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以关注生活,感悟亲情为主题。《羚羊木雕》是一篇反映亲情、友情的文章。写“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下,硬着头皮从万芳那把羚羊要回来,“我”对朋友反悔,伤心极了。这个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可以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与父母发生冲突了,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去正确对待友情。而这正是课堂三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教学难度较大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并积累词语。

2、分角色朗读表演,感悟个性化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人生有益启示。(难点) 一、课前预习:

1、课前安排学生感受家庭的琐碎,和父母交换一下对家庭中发生的小事的看法。 2、课前预习课文,读一读、写一写文中的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3、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中的人物,鼓励自我推荐,作好分角色朗读的准备。 一、情景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告别欢乐天真的童年,迎来花季雨季的少年,我们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悄悄地长大了,在心灵深处或许已开始跃动起鲜活的思想,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认识。而在家这个温馨的港湾中,我们也已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叶方舟,现在驾着这叶方舟,让我们驶向《羚羊木雕》

二、整体感知(投影问题)

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它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羚羊木雕的事,它涉及到人物有父母、“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②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

明确:在这场家庭冲突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1、对学生作好分角色朗读指导:

①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妈妈:严厉、固执;爸爸:平静、不可抗拒;“我”:胆小、重友情;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万芳:仗义有情义;万芳的妈妈:武断泼辣。 ②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③角色分配: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故事叙述者。 2、分组试读,选出适合扮演文中角色的人选。

3、学生互相交流,集体评价。(集体交流评价这次朗读。①语气是否符合人物身份;②说话是否体现了人物性格;③朗读时所配的动作、神态是否逼真。 四、演读课文(探究课文主旨)

活动形式:模拟电视台实话实说的节目。 活动过程:

1、老师当主持人,由学生推荐课文主要人物代表作为访谈嘉宾。 2、确定谈论话题:羚羊木雕的风波究竟该怪谁?(投影显示) 3、对各个人物进行采访,来一次心灵碰撞。 4、倾听观众评说。 预备采访提纲:

1、主持人导入语: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感谢大家对我们《实话实说》节目的热心支持,今天带给大家的话题是“羚羊木雕的风波究竟该怪谁?”有请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 2、采访语言准备。

现场采访:(对象:“我”、妈妈、爸爸、万芳) “我”:你能给观众朋友谈谈你前几天受委屈的事吗?

(学生活动:我把羚羊木雕送给我的好朋友,是因为我们的友谊是真挚的,是真心的。) “妈妈”:您觉得这样教育孩子好吗?

(学生活动:孩子毕竟还小,还分不清这个木雕的珍贵,让她去要回来,希望她能从小珍惜贵重的物品。)

“爸爸”:您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孩子,却又不允许她送给别人,您觉得这样做矛盾吗? “万芳”:当你的好朋友找你要回羚羊木雕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后来呢?

“爸爸”“妈妈”: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们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我”“万芳”:作为孩子,你们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观众:倾向父母的举手,倾向孩子的举手。

观众:对于木雕风波,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自身经历。

(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学过《论语十则》一文,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我们认为不应该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要对朋友守信用,在这一点上做父母的更应该给孩子作出榜样。

3、主持人结束语:各位观众朋友,又到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但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如何走出教育误区的话题却远远没有结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交流,学会理解,让我们的 生活更和谐美好!

五、教师总结:希望通过这堂课,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去理解父母,体谅他人,为别人着想,学会与别人共处。 六、布置作业。

1、续写课文:想象“我”取回木雕回到家的情节,想一想,当拿回了他们想要的木雕,妈妈会有哪些表现呢?她会对“我”说些什么?爸爸呢?还有的心里会怎么想? 2、回家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和父母交流,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活。

教学思路 :本篇课文故事性强,贴近学生的思想,对于课文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既能赞同情义无价,更要学会多角度审视问题,学会冷静处理问题。这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的环节中希望在学生的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有梯度地进行设疑、质疑,训练思维,突出主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原则,能对故事有大致的了解,找出课文的矛盾冲突,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家庭波澜。初步领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为下面的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二、第二个环节中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希望通过朗读能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进行语感训练,也可进行语言训练。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理解文学形象并受到感染,让大家主动要求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妈妈”会因不严厉、家长作风不过硬而“下岗”(读得缺乏感情而被其他同学代替朗读)“我”因受委屈而得到大家深深的同情……这样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得大家都沉浸到文学的魅力中。从而达到第二个教学目标。

三、节目访谈主要人物的教学设计是希望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通过演和读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情参与探讨,学习多角度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这个设计以学生为本,尽量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激发智慧的火花,并组织讨论,因势利导。让同学们大胆的发言,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教学的重要目标,体现语文的情感价值。

四、作业的设计让学生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在写作训练中体验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a38092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