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说课稿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宁静淡泊,愿意与青山绿水为伴的心境。这首诗教学课时1 课时。 2 教学目标 淤认识“鳜、箬、笠”等生字,指导书写“鳜”等字。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句,并能熟读成诵。盂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榆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感受词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4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小学高段的学习,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五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学生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常认为田园诗在诗词中表达的是对青山绿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5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的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我设计制作了幻灯片,帮助提高课堂效率:淤出示整首词,动画显示生字,帮助完成识字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于出示相关的课堂练习和江南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指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突破重难点。盂出示相关拓展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初读,读出词的节奏。让学生凭感觉读,读到位的地方相机肯定,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么读,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感受好的朗读能引起人的遐想,让景物呈现在人们面前。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6.2 深读,读出词的味道。深读分三步进行:淤感受一幅美丽如画的景;于感受一个悠闲自在的人和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盂感受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下面景物的颜色和姿态等补充出来吧。——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鳜鱼——箬笠和蓑衣 板书:渔歌子(唐)张志和 美丽如画 景 悠闲自在 人 轻松愉快 心 (宁静淡泊) 7 教学策略的运用 本节课除了运用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情境教学和读写结合等教学策略外,我重点想谈谈我在这堂课上是如何将诵读由表及里逐步推进,有效突破重难点;如何进行相关拓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两种教学策略。 7.1 策略一:体现读的层次。 7.1.1 初读,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先让学生凭感觉读,读到位的地方相机肯定,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么读。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飞”,读得高而平,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白鹭在蓝天下自由高飞的景象。再如,“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肥”,二声一定要扬上去,让我们看到的不是肥得笨重,肥得臃肿的鳜鱼,而是肥得欢快,肥得活泼,肥得招人喜爱的鳜鱼。可见,好的朗读,能引起人的遐想,让景物呈现在人们面前。 7.1.2 深读,读出词的味道。 7.1.2.1 感爱词的意境美,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词很多时候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画面,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9 种景物,全词只有27 个字,却描写了9 种景物,可见“诗词是凝练的艺术”。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凝练,作者没有在词中为我们详细描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等,接下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景物的颜色或姿态补充出来。(出示课件,完成练习)。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景物集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画面,并描述出来。在他人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如何?———美,美得像一幅画,美得犹如仙境一般。(相机板书:美丽如画景)(出示课件———江南美景图)喜欢这美丽风景的何止张志和一个人啊,江南的风景,历来的文人画家笔下的最爱。(出示课件“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和白居易的《忆江南》)感受到江南如此秀美的风景,谁能再美美地读这首词?设计意图:本节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就是感受词的意境美,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想象词中景物的练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想象中去感悟词所表达的意境,还出示了江南美景图,品读了李白、白居易赞美江南美景的名句,让学生更深地感受江南的景美,感受到词所表达的意境美,从而能美美地诵读这首词。 7.1.2.2 感受词人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快,读出这种感受。从这首词中,你仅仅看到了这美丽的风景吗?还看到了谁?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引导学生从“不须归”体会词人的悠闲自在。(相机板书:悠闲自在人)全词没有一个表示“轻松、愉快、开心”等字眼,你又是怎样感受到词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呢?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笔下的景物(郁郁葱葱的西塞山、自由高飞的白鹭、娇美的桃花、清澈的流水、肥美的鳜鱼等等)感受作者心情的轻松愉快。(相机板书:轻松愉快心)再读《渔歌子》,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的那分悠闲自在和轻松愉快。 7.1.2.3 感受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轻声吟诵。告诉学生一个秘密:张志和垂钓时渔线上从来不系渔钩。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张志和垂钓之意不在鱼,亦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去寻找答案。(出示课件:作者介绍)再回到词中,理解“不须归”,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回到朝庭,不愿再回归官场的决心,体会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也正是有这样宁静淡泊的心境,有这样青山绿水的美景相伴,张志和才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轻声吟诵,不要惊醒了那陶醉在这秀美景色中的词人。 7.2 策略二:拓展古诗词。将“书声朗朗”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本堂课拓展了三首古诗词,其共同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7.2.1 拓展李白和白居易赞美江南美景的诗词,加深感受词的意境美。 7.2.2 拓展马致远的《秋思》。当学生通过体会《渔歌子》这首词中的景物,感受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后,让学生懂得作者笔下的景物能透露人物的心情。试着体会《秋思》这首词中的景物,看看这些景物透露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出示课件:马致远的《秋思》)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穷困潦倒的游子浓重郁闷的心情。这次拓展是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品读文学作品的敏感度。 8 备课中的一点思考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想做到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令我困惑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既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又能巧妙地驾驭课堂,不至于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b68009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