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制作,开启幼儿动手模式

时间:2022-05-07 07:05: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花灯制作,开启幼儿动手模式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12



/冯婧张福建

活动来源

临近岁末,大一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过年”的晨间谈话。

孩子们说了很多自己家都是怎么过年的。其中有小朋友介绍了关于过年要挂灯笼的知识,引发了大家的好奇。于是,笔者展开了关于“花灯”的小主题活动,了解灯笼的寓意、欣赏各种漂亮的灯笼。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动手制作的兴趣。

制作阶段

准备阶段,首先是工具的准备,其次是了解灯笼的寓意、作用、结构特点。

活动开始了,教师通过计划表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制作前介绍材料,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工具。

注意事项

指导幼儿安全使用工具。如:

壁纸刀、尖头剪刀、打火机。

引导幼儿从材质、外形、制作方法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制作计划,为幼儿有计划做事奠定基础。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马上介入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大班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与效果

从活动设计方面丰富并巩固幼儿的前期经验,让每名幼儿都能够真正了解灯笼的基本结构(提手、灯笼身体、灯笼穗)以及安装固定蜡烛,了解灯笼的透光性、遮光性。

丰富物质准备增加工具(壁纸刀、打火机)和材料(方便面桶、可乐瓶、皮筋、蜡烛、不同类型的纸盒子等)。

更换具有过年气氛的音乐《喜洋洋》。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表。

既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设计表、理清制作灯笼的过程和所需材料,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又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给其他幼儿借鉴和帮助。


基本程序为:引出设计图——介绍设计图——介绍材料——制作灯笼——展示成果分享经验。

从活动过程方面在引出设计

图之后,教师邀请具有特点的小组介绍设计图(材料方面、灯笼结构方面等)。不要在介绍设计图环节投入过多的时间,以免幼儿没有充分制作感知材料工具的时间,从而导致活动时间过长。

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马上介入指导幼儿。要给幼儿思考——探索——尝试——与同伴讨论——再尝试。这一过程之后如果幼儿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略作提示或帮助。比如,当遇到不能自己解决问题、习惯有问题马上就找老师寻求帮助的幼儿。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把问题在还给幼儿,如: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它?等,让幼儿在老师的陪伴下尝试自己想办法,逐渐养成遇事自己解决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在安全使用工具方面的问题:班里有个别幼儿想要利用壁纸刀,但从安全的角度教师开始并未投放壁纸刀,觉得壁纸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最后还是决定让幼儿尝试一下,活动中幼儿都敢于尝试壁纸刀,但使用起来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不全部投放壁纸刀,对有需求的幼儿才投放使用,并在日常的活动中多练习。

多给幼儿制作的时间,酌情考虑活动时长。幼儿在制作完成后给予幼儿自己欣赏及同伴互相欣赏的时间。

点评环节要结合设计图,这样活动才能够“有始有终”。哪些幼儿是根据设计图完成的;哪些是按照设计图但是中途遇到困难,临时修改计划了。点评时要回归目标及活动中的环环相扣。

活动中的亮点幼儿在制作中会有一些创新,在活动中,教师要秉承《指南》精神,充分让幼儿自主做计划、选材料、选择同伴共同制作。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幼儿的想象力是无法想象的,通过做花灯,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与协调能力,更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无形当中培养了幼儿的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宏城幼儿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39513a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