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朗读面面观

时间:2022-03-20 20:30: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塞腰鼓》朗读面面观



初拿到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我习惯性地通读了一遍,当读到《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不禁放声朗读了出来,这篇课文写得太有激情了,作者刘成章因何能够写出如此震撼人心、令人心潮澎湃的文章?他在观赏安塞腰鼓的时候心灵也一定受到了强烈的撞击,使他不吐不快吧?把这篇课文作为指导朗读的教材是再适合不过了,面对刚接手的这个班学生的朗读现状,那时候起,我就在心里开始筹划起了《安塞腰鼓》的朗读指导策略了。

《安塞腰鼓》这篇散文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描写了陕西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震天动地,描绘了安塞腰鼓舞姿劲健、节奏分明,赞美了安塞腰鼓艺术精湛、扣人心弦,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它的的确确是一篇优秀的朗读范文,读好了,既会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更会给人以听觉上的震撼,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还会让人陶醉于翩翩的想象之中,流连忘返,你来回味:“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娃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赞叹之余,我又不免思忖起来,好是好,可是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似乎大了点儿,所以肯定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最终,我给《安塞腰鼓》朗读指导定下了“三字方针”,即“铺、震、读”





安塞腰鼓来自陕西,离我们生活的江苏省比较遥远,同学们对它比较陌生,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指导朗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铺”“铺”有两层涵义,第一“铺叙”第二“铺垫”

一、铺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把《安塞腰鼓》这么一篇激情昂扬的动人散文读出味儿来,首先得让同学们慢慢地走近安塞腰鼓,知之,好之,进而乐之。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星期前,我就引导同学们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安塞腰鼓的过去和现在,去查找关于它的奇闻轶事,对安塞腰鼓有一个全方位、立体感的认识。无论何种方式,无论数量多少,有一说一,没有任何的限制。每一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对安塞腰鼓的一个全面的铺陈和叙述。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它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文中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一些安塞腰鼓表演的图片,同学们兴趣盎然,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满载而归。

二、铺垫。铺垫分情境铺垫和知识建构铺垫。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的情境性。语文课是非常强调语文的“感觉”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用各种教学手段把


教学气氛营造起来。学生通过情境以及教师引导等铺垫方法所得到的知识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往往有些凌乱,必须把它们整合后才能融人到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中,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知识建构铺垫就是通过组织讨论、交流,引导质疑、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上述铺叙环节中对安塞腰鼓的立体认识,为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既作了情境铺垫,又完成了知识建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朗读水到渠成。



教育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朗读教学尤其如此。

朗读是一门有声艺术,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宜以声传声,以情传情。所以,接下来我安排了“震”这一个环节,让安塞腰鼓自己“说话”,让教师的朗读和录音磁带的配乐朗诵“说话”,借助视频、录音,让学生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身去接受心灵的震撼,让安塞腰鼓的沉重响声与他们的心碰撞,去震撼着、威逼着、烧灼着他们,使学生们由困倦变得亢奋,由被动变得主动,为朗读《安塞腰鼓》奠定了情感基调。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无论是铺垫,还是激发情感,最终还要回到“读”这一根主线上来。对情感丰富的文本的朗读指导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情逐步感受、逐步把握、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文本的情感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1、披文入情。课文描写了安塞腰鼓的静姿动态,描写了其沉重的声响,描写了后生小子的全力搏击,能量无穷,还赞美了安塞腰鼓使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是朗读为他们打开了有效学习的大门,令他们徜徉其中,意犹未尽。 2、提纲契领。作者艺术地运用了“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文中竟然多达四处,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复,它除了结构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借以抒发作者强烈的赞颂之情,以达到情感的升华,具有重要的感染力量。朗读好这一反复句式,也就“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了。

3、有效示范。最近,听了一些课,好像都淡化了朗读的指导与教学,沉迷于繁琐的句段分析之中,尤其是忽视了教师的范读,领读的示范作用,需要读书的时候就来一个齐读,热热闹闹亮相一下了事,也不管朗读的效果如何。我则不然,要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我自己首先得读出味儿来,尤其是《安塞腰鼓》这样的好文章,更应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为同学们演绎《安塞腰鼓》的朗读过程中,掌声四起,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了。当然教师的范读只是有效示范的一种,我还运用了录音带、优秀学生示范等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朗读指导的效果。

有了开学以来一个多月的朗读起步指导,再加上一个多星期的铺垫、指导,同学们把《安塞腰鼓》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他们读得舒畅,我听得也震撼。



《安塞腰鼓》容听觉、视觉、感受、想象于一体,使我们可以从朗读中深深地感受到安塞腰鼓那奇伟磅礴的气势、催人奋进的力量,也为我有效指导朗读开了先例,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并加以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80a276bb68a98271fef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