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七律 长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掌握全诗关键词句的含义以及饱含的深情。(重点) 3.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 4.理解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有一次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这就是长征。 《七律 长征》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险阻,他满怀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读准字音。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ɡ bó) 岷山(mín) .....3.理解词义。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4.自读诗歌。 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可以结合你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诗中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 明确:颔联接“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以“逶迤”、“磅礴”极言其巍峨险峻,突现征途之“难”。颈联接“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描绘了两个经典战例。还有尾联“岷山千里雪”,论环境之艰险、跋涉之艰难、处境之险恶,堪比“雪山草地”。 (二)品味语言 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字词最有表现力?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通过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现。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弛有致。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现。 (三)体会感情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明确: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四)写法探究 1.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包括对敌武装的斗争和冲破自然环境的险阻两个方面,为什么在这首诗里只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而对许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却略而不写呢? 明确:本文是一首诗歌,诗歌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散文,在一首短短的抒情诗里,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纷繁的事实巨细不遗地列举出来,而应该挑选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件来写。本文重要的是表现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气概,因此挑选了“万水千山”来写,且以“万水千山”中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等为典型的景观,使人感受到长征中所经历的重重自然险阻,使人想到长征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并使人领会到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英勇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景的目的在于叙事,叙事的基础是写景,这样的写法中,写景就成了基础,所以全诗虽只写“万水千山”,却一样交代了红军长征中的千难万险。 2.把五岭的“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的“磅礴”“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把它们合在一起来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五)深层探究 这首诗中,毛泽东同志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山写得微不足道,而在同样写长征的《十六字令》中,他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说“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作者这样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都是运用夸张手法,意在衬托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藐视困难的大无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a9918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2c.html